【區區有聖堂】聖瑪竇宗徒堂(上) 信仰種籽開花結果

期數
4104期
刊登日期
2022.10.14
主曆
2022年10月16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10_1200px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

屯門蝴蝶邨內的大廈採用梯級式設計,樓層高低有致,從高空俯瞰,就像展翅的蝴蝶。蝴蝶傳播花粉使植物得以繁衍和結果實;同樣位於屯門蝴蝶邨內的聖瑪竇宗徒堂,教友們肩負傳播福音的重要角色,使信仰種籽在居民中開花結果。

聖瑪竇宗徒堂位於仁德天主教小學內,「聖堂的地方細,堂區團體相對也小,但教友之間關係因此更熟稔,家庭感很強。」聖瑪竇宗徒堂主任司鐸成啟明神父表示,一台彌撒中,父母是送聖體員,子女是輔祭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友之間關係親近,使他們對堂區有較強的歸屬感,樂意運用自己所長服務堂區。

薪火相傳 青年服務堂區

牧民議會會長陳綺嫦欣喜地表示,近年許多年輕教友參與牧民議會的幹事職務,及出任善會組長。她看到青年秉承堂區主保—— 聖瑪竇的芳表, 「聖瑪竇面對耶穌召叫時立刻回應,我們堂區青年也願意承擔在堂區的職責,以才能服務教會。」

陳綺嫦指出聖堂位於學校內,吸引兒童參與主日學,並在畢業後加入善會。堂區近年的其中一個牧民方向,便是為青年提供更多發展才能的機會。她舉例說,堂區去年舉辦平面設計課程,提供電腦等硬件設施,讓青年報讀,並由從事相關行業的教友教授。她說,青年在課程中有所裨益,之後更加入「堂區家訊」的設計小組,製作精美的堂區季刊,「我們希望在堂區內能薪火相傳,令年青人對堂區更有歸屬感,發揮他們的專長。」

培育教友 向街坊福傳

青年教友彭寶瑩去年起出任堂區福傳組組長,此前她不時參與堂區的福傳活動,到街上向街坊派發福傳物品,例如宣傳單張、文件夾等,吸引他們認識聖堂及信仰。但她認為現代人生活節奏急速,即使途人接到傳單,也急趕地離開,「派物資只是讓人認識天主教的第一步。」

彭寶瑩認為從生活中活出基督徒的精神,更能影響旁人認識信仰,所以福傳組除了進行向外福傳的活動,也會舉辦教友培育活動,例如日營、座談會,讓教友重新反思與天主的關係,深化信仰。「如果教友自己都不太認識自己的信仰,未與天主建立深厚的關係,我們怎樣向未有信仰的人福傳?」

這位年輕的福傳組組長雖然在公教家庭成長,但對信仰有不少疑問,她也邀請家人與她一起參與活動,深化信仰,學習在生活中,活出基督徒的精神。

舉辦小型明愛賣物會分享愛

教友努力播下信仰種籽,堂區的愛德服務亦深入屯門居民的心,教友黃桂琼說:「到了差不多11月,有些街坊便會向我們表示,已準備好購買獎劵及參與明愛賣物會。」

近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係,不能舉行大型的明愛賣物會,牧民議會外務副會長張偉健表示,堂區去年舉辦十多次的小型賣物會,藉此為明愛的服務籌款。

「中學時代參與明愛賣物會,那時候只要一有賣物會,八成輔祭都會報名參加,我們在攤檔中叫賣,或在減價時拿著貨物遊走場內兜售。這都是很美好的回憶。」從以往作為一個年輕的參加者,在賣物會中負責叫賣,到近年籌備堂區內的小型賣物會,張偉健感受到教友的共融及合作。

他提到每年都有教友或公司捐贈物品,例如手袋、玩具、飾物;在接收到這些貨物後,他便會邀請教友為貨品剪牌、清潔,分類,「教友對於買及賣都很熱情。」

此外,黃桂琼更表示堂區去年把部分物資集合成福袋,並在主保瞻禮時送給教友,「希望他們自用,或是把物品送給他們的親朋戚友,這是一種福傳,把『福』傳揚出去。」

以活潑精神 陪伴長者

聖瑪竇宗徒堂的教友在疫情下,透過致電問候及送贈防疫物資,關顧年長教友的身心靈。而堂區的「慈悲耶穌愛德服務團」則探訪區內的安老院, 團員趙金蓮說:「我們以活潑的精神,陪伴長者。」

趙金蓮2006年加入慈悲耶穌愛德服務團,在疫情前,團員每周探訪安老院三次,「在一個小時的探訪內,我們與長者聊天,玩院舍提供的玩具,活動長者的小肌肉,鍛練思考。」她指出與長者的相處需要有耐心及愛心,慢慢哄著他們活動肌肉,或作為聆聽者,聽著他們分享與院友的關係,「我們就像家人一樣」。

她表示堂區為長者教友送聖體,以往更會舉辦出外活動,由教友義工推著輪椅,帶長者到區內的商場、街市、海邊暢遊,「長者都十分喜歡這些活動。」

與長者居於同一個社區中,趙金蓮表示義工不時在街上遇見安老院長者及其家人外出,彼此招呼問候,已建立深厚的感情。而在疫情下,難以進入安老院探望長者,只好改為透過電話,向姑娘查問長者的近況,有時得悉長者離世,「我會很不開心,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長輩,彼此已建立深厚的關係。」

耶穌召叫瑪竇時說:「跟隨我!」(瑪九9)瑪竇便立刻拋下一切,跟隨耶穌。聖瑪竇宗徒堂的教友也一直效法聖人的芳表,跟隨耶穌傳播信仰, 使福音喜訊活於社區中。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Elaine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