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受造界 實踐生態皈依
(本報訊)自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後,教會將每年9月1日至10月4日亞西西聖方濟瞻禮這段時期,定為「受造界時期」,鼓勵教友關愛我們的共同家園,並為受造界祈禱。今年的關愛受造界祈禱日主題為「願正義與和平像川流不息的江河」,教會團體和各個堂區為回應教宗的呼籲,用行動實踐生態皈依。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全委會)幹事李穎妍指出,雖然《願祢受讚頌》已頒布一段時間,但要引導教友明白通諭中的深遠意義,將生態皈依的理論和實踐與信仰結合,還需花點時間向教友解讀。她續稱:「畢竟香港是個福地,我們好像還未因生態危機而感到切身威脅,故未能主動反思和積極回應天主要求我們對生態皈依的召叫。」
於本年3月,夏志誠輔理主教應全委會的邀請重寫《生態苦路》,一方面回應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另一方面鼓勵教友默想主耶穌的苦難時,加入生態環保的角度, 反省人類與萬物的關係,並在傳統靈修的操練中,加深與主的關係,「夏主教在《生態苦路》中增加了第十五處,加入了復活的訊息, 目的是為人帶來盼望。」
全委會今年亦舉辦「自然有道」靈修營, 為堂區環保小組的成員和關心生態環保的教友提供靈修訓練。全委會執行秘書羅佩珊指出: 「靈修營希望以生態學導向,鼓勵參加者以信仰為根基,回應天主在生態中對我們的召叫。」靈修營一共舉辦三次活動,期望參加者通過營前的受造界處境分享、藝術體驗和生態導賞,明白人與生態的關係密不可分,並在兩天的靈修營中默想與天主、他人和萬物的關係。
摒棄自我 照顧大地
耶穌寶血女修會於粉嶺龍躍頭籌辦「寶血田園」(田園),由2021年開始推動土地復生計劃,田園負責人莊晉宜修女期望透過計劃改變和擴闊參加者的視野。「大地由天主創造,照顧我們日常所需,我們在照顧土地、種植農作物,令貧瘠的土地恢復生機時,像參與天主的創造工程。」莊修女表示商人過度生產,消耗資源,田園鼓勵參加者與大地接觸,從而體會到無論多貧瘠的土地,都很有母性,都在孕育生命,都為我們提供糧食和資源,從而深化和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喚醒他們關注大地的意識。莊修女認為單靠個人力量,是無法成事, 必須彼此鼓勵,攜手合作,才能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學懂感恩和關愛天主的受造物。
莊修女認為如受時間或空間所限,教友可栽種室內植物,成為綠化照顧者,讓植物成為媒介,默觀植物的生長過程,並學會愛惜和讚美受造界。
堂區推動環保就是愛
受到《願祢受讚頌》的啟發,環保的種子已撒到不同堂區,聖若翰堂一群熱心教友,早於2016年在堂區成立環保小組,宗旨是以《願祢受讚頌》為本,鼓勵基督徒「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活出環保就是愛。小組過去數年積極在堂區推動環保意識,努力讓教友明白環保與信仰的關係,透過舉辦如本地朝聖等活動, 讓參加者思考信仰皈依和生態皈依的關係。
「小組為了解現時教友對生態和通諭的想法和認知,並為小組未來的工作定位,我們會於今年受造界時期,與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聯合推出生態關懷問卷,邀請教友填寫。」環保小組表示,希望透過問卷了解教友對環保的認知外,亦鼓勵他們努力照料我們的共同家園, 並為受造界祈禱。(賴)
- 01 聖若翰堂環保小組在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舉辦生態靈修活動
- 02 在田園撒落的每一粒種子,都在孕育生命。
- 03 參加者在寶血田園開墾土地,由翻土、施肥、除蟲一手包辦,與大自然建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