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涌三王來朝小堂重開 復興淨土 延續信仰

期數
4221期
刊登日期
2025.01.10
主曆
2025年01月12日 主受洗節

本頁圖片/檔案 - 02(本報訊)「我們很希望這間三王來朝小堂,能夠繼續成為深涌社區的中心點,凝聚教友,及喜歡郊遊、嚮往大自然、對藝術與靈修感興趣的人士前往這個地方。」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下稱古道行)主席蔡惠民副主教於15日在西貢深涌舉行的三王來朝小堂的重開慶典上,祝願小堂能成為福傳及共議同行的中心。

主顯節彌撒暨小堂重開慶典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主禮,蔡副主教、宗座外方傳教會香港區會長范子峰神父(Franco Bellati)及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助理司鐸賈得理神父共祭。范神父及賈神父的臨在,分別見證宗座外方傳教會19世紀在深涌傳教、現在由大埔堂區承接當地的牧民工作。

冀深涌成為洗滌身心靈的港灣

周樞機於彌撒講道表示,「這個活化深涌『三王來朝小堂』項目,是為了引發恢復大自然、生態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處以探索大自然生態,(看到她)是怎樣自我修復,亦可以作為洗滌身心靈的港灣,我們要啓發新一代回歸及探索,如何幫助這條深涌客家村持續發展下去。」本頁圖片/檔案 - 02

大約300名朝聖者、深涌村民及支持小堂復修工程的恩人,在深涌一幅3.5公頃的大草坪上參禮,置身於遼闊及翠綠的大自然中默想聖言。

蔡副主教表示,三王來朝小堂的復修具備兩層意義: 第一層是延續小堂的臨在,「我們探訪深涌時,村民興奮地透過相片,向我們講述昔日的生活:一位姨姨憶起三王來朝小堂舉行聖誕派對當日,在小孩與神父大合照中認出自己……這些行動給予我們很大的鼓舞,令我們決意復修這間小堂。」

古道行在深涌的保育工作凝聚了一批熱心人士,令蔡副主教體會到另一層意義,就是復興教會團體,讓眾人發揮神恩、參與,彼此共融,從而經歷共議同行的更新。當天的主顯節紀念賢士找到主耶穌這顆星,他盼望深涌這顆「星」及其牽引的相遇,「如同昔日傳教士一樣,讓人找到耶穌基督。」本頁圖片/檔案 - 02.03_320

彌撒後,周樞機及共祭神父在小堂銅鐘響聲歡迎下,巡遊到小堂主持重開儀式,為新安裝的十字架、聖母和聖若翰洗者的彩繪玻璃,及三王來朝聖像畫灑聖水及奉香。「綠色促進會」的代表向小堂送贈三株橄欖樹苗,仿效賢士為主耶穌帶來三份禮物。

三王來朝小堂於1870年代末建立,於1956年原址重建,裡面曾附設「公民學校」,隨著小堂於1999年左右停用,建築物日漸耗損,古道行花了大約一年時間復修, 讓小堂回復昔日的光輝。

重建教會鄉里情誼

古道行早前推出「深涌 Haven」項目,在當地舉辦靈性、生態、多種考察活動及到各區巡迴展覽以推動保育工作,並研究三王來朝小堂的復修方案。古道行義工梁憬慧表示,在研究過程中團隊曾訪問昔日村民和負責小堂的神職人員,收集他們和公教童軍所提供的照片,務求在策劃工程時尊重小堂原貌。

工程期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一對珠頸斑鳩在建造中的燈槽內築巢及產下兩隻鳥蛋,這讓他想到,這座小堂正是上主臨在的地方,參與工程都是上主的僕人,「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詠127

古道行義工推行深涌Haven項目時,團隊細聽村民的意願,並收集口述歷史,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涌村前村長李俊輝曾就讀於小堂附設的公民學校,難忘當年神父及老師教授聖經, 村民們欣見小堂重開,讓他們一起懷緬昔日的美好回憶。(鄧)

本頁圖片/檔案 - 02


  • 01 復修後的三王來朝小堂— 公民學校
  • 02 周守仁樞機祝福小堂內的三王來朝聖像畫
  • 03 蔡惠民副主教
  • 04 周守仁樞機在草地上主持主顯節彌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