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嶺長城下的八台聖母堂 大同教區朝聖聖堂之一

期數
4225期
刊登日期
2025.02.07
主曆
2025年02月09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9B.01_400八台聖母堂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三屯鄉八檯子村摩天嶺長城腳下。八檯子是因其村邊長城墩台有八座而得名。這座背靠摩天嶺明長城的哥德式教堂即為八台聖母堂。只可惜經歷各種戰爭和運動後,這座聖母堂僅殘存鐘樓孤立傲視著遠方之高山草甸。今天所見鐘樓即為原聖母堂殘存部分。鐘樓立面高約20米、寬4.5米、深3.6米,上面嵌有各式磚雕,融合中西文化元素。這座教堂修築於長城內側,使得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相應輝照,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文化盛景。文化愛好者稱八台聖母堂遺存為「大單巴」,與澳門大三巴南北相呼應。

八台聖母堂原屬朔州教區,現歸大同教區管轄。八台聖母堂也是大同教區2025禧年朝聖點之一。

據教會內部資料記載,大約1886年,意大利籍方濟會傳教士來到八台村一帶開始傳教。1876年,在國籍的張璞神父主持下,八台村初建教堂,原址在今日的鐘樓遺存東北處。據《左雲縣誌》載,當時正值丁戊奇荒( 清光緒元年至四年,1875 -1878年),山西天主教北境代牧區傳教士和信徒組織賑災,將天主教傳入左雲縣,包括八台村和鄰村莊。在義和團運動中,原教堂被燒毀,一些外國傳教士和當地教友被殺。曾在太原教案中殉道的富格辣主教和德奧理神父、雷體仁神父都曾服務於八台教會。1916 年,教堂得以復建。八台天主教會最終建成聖母大堂和70餘間附屬房間。1922年, 德國籍方濟會傳教士開始接管八台教會。

1926年,朔州監牧區從太原府代牧區分出,八台村隨左雲教務被劃歸朔州監牧區。先後有五名德國籍方濟會神父擔任八台聖母堂本堂神父。後來,八台聖母堂被批准為朝聖地, 教廷為其建檔,每年82日為朝聖日。大同、朔州等地的教友們多來到此地進行朝聖活動。本頁圖片/檔案 - 19B.02_500

大約在19401942年間,日本兵追擊三名八路軍遊擊隊員至八台村。時任主任司鐸蘇式德神父化解風險。直至今天,八台村的老人們還念念不忘蘇神父救村之恩。後因戰事問題, 蘇神父離開八台村教會。自此,八台教會開始了近一個甲子的失牧時期。八台聖母堂逐漸被遺棄和毀損,往日的鐘聲和人們的讀經聲在歷史的煙雲中消失。

2000 82 日,大同教區在八台聖母堂遺址組織了解放後的第一次朝聖活動。自此, 八台教會宗教活動步入正常化。當地教會還在遺址修建了聖母亭和十四處苦路。每年82 日,大同教區及周邊教友來到八台聖母堂遺址進行朝聖活動。

目前,八台村大約有八成半的村民接受了洗禮。

文、圖:路易斯


  • 01 八台聖母堂現時僅殘存鐘樓
  • 02 山路上十四處苦路:大約每隔100米,矗立著一塊水泥碑,碑上的銅牌描述耶穌受難的故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