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澳至深涌之旅——希望的朝聖者

期數
4225期
刊登日期
2025.02.07
作者
Cheung Patrick
主曆
2025年02月09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古道行」工作小組經過接近一年的復修,於今年1月5日重新開放深涌村的三王來朝小堂。當日由周守仁樞機主持戶外感恩聖祭, 並祝聖小堂。

在接下來的一個周末,我連續兩天帶領不同團體, 由白沙澳村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出發,踏上早期傳教士曾經行走的山徑,走訪深涌三王來朝小堂。希望透過這次旅 程,讓參加者體驗天主在我們身上的祝福,與主相遇, 同時回憶傳教士的付出與犧牲, 找回感恩的心,承擔福傳的使命。

到達白沙澳村的聖堂後,我滿懷喜樂地為眾人分享了「古道行」的工作成果、西貢福 傳歷史的發展、聖堂的建築特色、村落的變遷、傳教士的艱辛事蹟,以及悼念一些在戰亂中為信仰奉獻生命的傳教士。最後,大家一起祈禱讚美主,開始我們的行程。

在步行途中,我常提醒參加者,細心體會天主在大自然中的奇妙工程:有山、有水、有沙、有石、有樹、有花、有鳥、有蝶、有風、有雲……一切都是天主賜予我們的祝福。

這段旅程的山徑完全是純天然的,路上有沙石不平的路段、過河的石澗路、泥濘的道路,路況各異,但大家在互相幫助的情況下, 順利完成行程,最終到達深涌村的三王來朝小堂。參加者們深切體會到早期傳教士的艱辛。有參加者不禁發問:「傳教士怎可能在這些原始山徑上往返不同的村落呢?」

在活動的最後行程中,我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事件。當我們步出深涌碼頭,準備搭乘下午6:15的船返回市區時,事情卻出乎意料。當時是下午5:45,我站在碼頭對岸的堤壩上,遠遠看到有一艘船正在碼頭上客,隨後開走了。我心想,船期應該是6:15,為甚麼會有一艘船提前半小時靠岸呢? 

我們帶著疑惑來到碼頭,心中忐忑,不知道是否還有下一班船。在等待的同時,我們看到美麗的日落景色,大家紛紛拍照留念。隨著天色漸暗, 空氣開始轉涼, 大家拉緊衣服取暖。

然而,直到6:45,仍未見到有船靠岸。我們開始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要不要聯繫快艇,或者步行一個小時到榕樹澳,再搭的士返回市區。此時,碼頭上其他等船的人也開始考慮離開,步行到榕樹澳。

我們一行30人,尚未達成最終共識,正商量對策時,突然在遠處看到一點微光——是船隻的燈光!大家頓時歡呼雀躍。在經歷了這段失望與徬徨的半小時等待後,這艘船的到來猶如最終的拯救,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希望的朝聖者」——這次旅程的最深意義。

人生就是一個旅程,走向死亡。然而,在這條道路上,若沒有可信實的明燈指引,人又怎能活出生命的真意義?當人生走到絕望時, 人便會感到迷失,經歷恐慌與不安,因為缺乏可以依靠的方向。世上的一切,是有限的和不可信實的,唯有天主是忠信的。

創造我們的天主信實地降生成人,彰顯了祂對我們的愛,並與我們同在,告知我們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是與祂進入永恆的生命。生命因此不再是絕望,而是充滿平安與喜樂。天主就是我們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唯有信靠祂,人生才能充滿希望,成為真正的「希望的朝聖者」。 

• 作者為古道行義務領行員及導賞員


  • 古道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