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理解《最終文件》的精神(二)〔作者︰鄭小慧〕
在閱讀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最終文件》時,有幾個關鍵視角與態度值得特別關注:皈依、轉化、改變和改革。其中,皈依與改革更能全面地反映《最終文件》的核心理念。在此次主教會議的進程中,「共議同行」的核心理念與教會的皈依與改革密切相關,形成不可分割的關係。
《最終文件》的第一部分清晰地記錄了天主子民在「共議同行」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顯著提升了教會對自身皈依與改革的認識。這一現象強烈呼應了保祿六世在通諭《Ecclesiam Suam》1 中所闡述的教會意識的重要性,並概括了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核心訊息。他曾寫道:「我們認為,教會今天的職責是加深對真理寶庫的自我認識,因為她是真理寶庫的繼承者和守護者, 必須在世界上履行她的使命」(ES19);「教會需要感到活著⋯⋯她需要在自己身上體驗基督」(ES27),在基督內重新發現自己的形態和生活風格,並成為救恩的話語、訊息和對話的媒介,與所有人共同前行。
《最終文件》第28段指出,「共議同行」是一條通向屬靈更新與結構改革的道路,旨在增強教會整體的參與感和傳教性,使其能夠與每個人攜手同行,散發基督的光芒。此外,《最終文件》進一步闡明了這種意識的具體實施方式:今日的教會如何在不同背景下,具體而非理論地、創造性地體現在傳教使命中,朝著成為共議性的教會這一目標邁進。文件中提出了一些基本方針,針對這一「如何」進行具體探討,並聚焦於皈依與改革這兩個主要目標。
關於皈依,《最終文件》強調靈性和文化的轉化,這種皈依根本上是一種「關係的轉化」, 始於心靈的深處。若沒有這種轉化,共議的教會便無法成立。共議同行的靈修建立在與天主的親密關係上,透過基督和聖神的引導,體現在博愛、共融和互相服務的實踐中。
《最終文件》明確指出,我們每個人都被呼召進行關係上的皈依,並應透過福音來理解這段皈依之旅,逐步學習耶穌的做法。福音描繪耶穌始終在聆聽那些靠近祂的人,不論他們的背景。透過與各階層的人接觸,祂向他們顯露了天父的面容(《最終文件》51)。
今天,教會內的「關係的轉化」特別應體現在男女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履行各自的神恩和職務時。實踐互愛的誡命是與天主真正相遇的必要條件。共議同行的觀點不僅汲取了靈修的豐富傳統,還對其形式進行了更新,提倡參與式的祈禱、集體的辨識過程,以及源自分享和服務的傳教能量。這樣的轉化促進了教會的活力,使每位信徒都能在共同的使命中發揮作用。
1. ECCLESIAM SUAM,教宗保祿六世關於教會的通諭,1964年8月6日。
•逢第二、四主日刊出
-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