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區與教區合辦希望之旅 持續關顧照顧者身心靈

期數
4226期
刊登日期
2025.02.14
主曆
2025年02月16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3C.01_400本頁圖片/檔案 - 希望朝聖logo400(本報訊)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家中「雙老」互相照顧,或是長者照顧年邁父母等情況屢見不鮮。屯門贖世主堂與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全委會)、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籌劃一系列「照顧者希望朝聖之旅」活動,繼早前的過來人分享會和舞蹈治療體驗後,於28日在聖方濟各大學舉行「長者友善家居」導賞及信仰反省工作坊,持續支援照顧者的身心靈,讓他們常懷望德生活。

當天,逾50名參加者聆聽社工暢談如何改善失眠,及參觀明愛賽馬會照顧者資源及支援中心,了解輔助長者日常起居的用品。一行人隨後到大學裡的小堂朝聖,最後由豎琴療癒師帶領, 在悠揚的琴聲中默想經文和聖母作為照顧者的角色,並藉互相代禱明白自己並非「孤軍作戰」。

贖世主堂教友、年逾70歲的胡志洪與太太一起,照顧同住的90多歲母親。他表示,雖然聘有傭人,但夫婦倆多年來也不敢外遊,以免母親身體出狀況時未能趕回家處理,「傭人星期天休假,我們外出參加彌撒或其他活動也很怱忙,不敢離家太久。」他提到工作坊中,導賞團介紹的輔助器材很實用,有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而神父在信仰反省環節中提到「長者何時回歸天家是天主的安排,不是照顧者的責任」,亦令他釋懷。

來自荃灣葛達二聖堂的謝天恩與太太黎美燕跟70多歲的岳父同住,後者曾輕微中風及眼睛出現毛病,雖仍活動自如,但夫婦倆已預期將要花更多時間照料。謝天恩認為,過來人分享會最能緩解他們內心的憂慮與不安,「了解到如何應付照顧者所面對的挑戰,坊間亦有很多機構可提供協助,心也踏實一點。」黎美燕補充,體會到照顧者要定時「充電」,故兩人在家中有實踐活動所學的深呼吸練習和默想祈禱等。

全委會幹事楊健濱表示,多個教區委員會協辦活動,目的是希望在堂區層面製造關懷照顧者的氛圍,稍後將總結這次經驗及成效,並商討後續發展。(黎)

本頁圖片/檔案 - 03C.02_700    本頁圖片/檔案 - 03C.03_400


  • 01 豎琴療癒師帶領參加者進行默觀式祈禱
  • 02 參加者專心聆聽社工介紹輔助長者生活的用品
  • 03 胡志洪(左一)及太太(左四)與年邁母親到戶外享受陽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