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會總部代表訪港 推動普世手足情
「刻下全球移民達2 億8,100萬人,難民則達1億2,200 萬人……各地多達56 場戰爭和120 場武裝衝突,這教人悲痛。」方濟會正義和平辦公室副總監格神父( Taucen H. Girsang)指出,人口流徙、戰爭及生態是國際社會目前所面對最棘手的三大問題,他認為聖方濟在《萬物讚頌歌》展現的手足情,是聯合世人關愛一切受造物的良方。
香港方濟會於2月4日在太子的維納大廈舉行講座,講題為「信仰的實踐:小兄弟全球各地的正義和平、整全生態及福傳工作」, 以慶祝方濟會會祖聖方濟的《萬物讚頌歌》八百周年,由四位來自方濟會正義和平辦公室及總會的代表主講,本地方濟大家庭成員、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成員及教友參與。
格神父與來自羅馬總部的兄弟,巡迴探訪世界各地的方濟會團體,協調各大洲的正義和平及整全生態工作網絡,當中包括與香港方濟會正義和平組加強聯繫。他們強調,各地方濟會相關工作的核心是為信仰作見證,實踐方濟精神及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項目包括中、南美洲及非洲的難民項目;各地的與貧同行工作;及亞洲等地的植樹及有機耕作項目等。
建立網絡 與持份者共同分辨
「我們並不是單獨行動,而是一起建設團體,共同分辨,持份者包括我們的平信徒夥伴及牧養對象。我們必須成為手足,互相扶持,在刻下處境中回應福音的召叫。」另一講者、在方濟會總部推動各地傳教工作的丹尼斯修士(Dennis Tayo)表示,教會應透過與弱小者同行去實現手足情,「會士陪伴弱小者,度簡樸的生活。我們歡迎所有人,特別是窮人,與他們一起生活。」
丹尼斯修士坦言,相關工作在部分地區面對未知的情況、困難甚至危險,但會士互相支持,並懷著傳教的喜樂去克服挑戰。他表示,各地教會縱然面對不同的處境,惟正義和平及維護整體生態的工作離不開陪伴弱小,例如拉丁美洲的難民服務提供食物及居所等物質上的支援,「貧窮是全球要面對的處境。沒有一個國家富裕得不存在經濟或心理上的貧窮…… 香港方濟會在聖文德堂設立『方濟廚房』( 去服務長者)。」他指各地「與大眾一起、融入人群之中、傾聽他們的故事。」
方濟會羅馬總部及其正義和平及整全生態辦公室的成員於2月初探訪香港方濟會,並參與香港方濟會的活動。香港方濟會正義和平及整全生態小組組長楊炎修士表示,各地的方濟會在關顧弱小者及生態的工作理念相同, 總部的方濟會兄弟期望藉著探訪加強彼此的聯繫。(鄧)
- 01 格神父( 前排左一)、丹尼斯修士( 前排左二)、楊炎修士(前排左四)與來自總部的會士及參加者。
- 02 方濟會會士參與環保活動( 圖:方濟會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