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四週 修和是希望的曙光(參格後五20)
2025年天主教會慶祝禧年,教宗方濟各的2025年禧年詔書以「望德不叫人蒙羞」為題, 呼籲大家重燃希望:「願禧年成為我們眾人重燃希望的機會,天主的話語會幫助我們找到希望的緣由。」
在當今紛亂的世界中,我們面臨著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緊張、民族衝突和宗教糾紛等諸多挑戰。教宗在詔書中提到:「人類無視過去的恐怖經驗,此時正面臨另一場磨難,許多民族正成為殘酷和暴力的犧牲品。」據聯合國難民署於2024年10月25日公佈,截至9月底,全球因戰爭、迫害和暴力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已超過1.14億。這使我們不禁慨嘆「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瑪五9)的教導,正在硝煙中接受最艱難的考驗。儘管和平的渴望挑戰著我們所有人,教宗仍不斷呼籲各國領袖以勇氣和創造力開展能實現持久和平的談判。
從紛爭走向和平,修和是帶來希望的曙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會面對不同的痛苦,但肉身上的痛苦可以通過休息和治療得到痊癒,而精神上的痛苦,即關係破裂帶來的痛苦,才是最難處理的。要與人修和,先向對方伸出橄欖枝並非易事,尤其是要人們放下主觀的想法和利益,從他人的觀點易地而處,更需要我們有更大的包容、寬恕和體諒。
主動修和絕非無原則的妥協,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力量和勇氣去修和,而我們首先需要與天主和好。箴言中提到:「世人的行徑,若中悅上主,他必使仇敵,再與他和好。」(箴十六7) 米該亞先知也強調:「人啊!已通知了你,甚麼是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甚麼: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米六8)中悅天主的行徑就是我們能學習「如同天父滿懷慈悲」(參路六36),履行正義, 以滿懷慈悲與愛的心與衝突的人修和。
修和是希望的曙光,願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在2025禧年中都能以滿懷慈悲的心與人修和,結束紛爭和戰爭。
•天主教四旬期運動委員會供稿
夏志誠輔理主教主講 2025四旬期主題:希望的朝聖者 第四週副題:修和是希望的曙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