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現代人還需要修和聖事嗎?〔作者︰麥琬淑〕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四旬期差不多又過去了!這個四旬期你是怎樣過的呢? 有沒有辦修和聖事呢?有教友每年兩次辦修和聖事,一次是聖誕節前,一次當然就是復活前,你認為夠嗎?
有教友移民去了英國,最近回來探我相聚,談及有關英國的信仰生活。他說英國的教友不是很活躍,基本上聖堂的善會不多,神父主要的是施行聖事,所以常會逗留在聖堂內,除了舉行感恩祭外就是接受教友來辦修和聖事,特別是彌撒前後半小時都會在修和間等待;所以他移民英國後多做了修和。他也說在香港曾在彌撒後請神父做修和,但答案都是很忙,請他另約時間,在約時間時也會遭到某些人的諸多阻撓;香港的教友在堂區十分活躍,神父為了要聯絡教友因此也多般應酬。
老實說,我也明白神父坐在修和間也是十分納悶,而可能往往是白坐。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們教友可能說來說去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會重複又重複地犯同樣的罪過;就像小朋友們常說的不外是: 懶惰、貪吃、不聽話、不肯做功課等等。雖然我們都知道修和聖事是再一次接受天主對我們的寬恕,接受天主莫大的恩寵。但每一次的修和聖事也是一個莫大的努力,我們先要很謙遜地承認我們的過錯, 先要接納這個「有罪的我」,渴望得到治療,得到寬恕;就如聖方濟擁抱痳瘋病人,就是擁抱自己,也是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需要皈依,需要向愛他的天主皈依,這樣才能深深體驗到自己是一個「被愛的罪人」。
同樣地,在路加福音蕩子回頭的比喻中:其實早在小兒子要求父親分家產時, 父親已寬恕了他,所以才按他的要求分家產,但只是直到小兒子耗盡了所得的家產後,因走頭無路而起身返回父家,當他接受父親的擁抱時,他才真正深深的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容忍、對自己的接納、及對自己的寬恕有多麼大、多麼深。
現代的人不覺得自己有罪,當然,有多少人是會犯下瀰天大罪的呢,但做一些使天主,使人,使萬物受損傷的事情總會常常發生。每次都要戰勝自己的驕傲,謙遜地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從而成為一個被愛的罪人,讓我們重拾天主的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大家都不要看輕這件聖事,這件聖事不是一個型式,也不是一件法規,而是一個經驗、一個被擁抱的經驗。讓我們能好好地善用這些被擁抱的經驗,使我們能有能力去擁抱他人、寬恕他人及以基督的愛去愛他人。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錦榮和黃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