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輕狂】小女兒發出的漣漪〔作者︰陳雋騫〕
期數
4235期
刊登日期
2025.04.17
作者
陳雋騫
主曆
2025年04月20日 耶穌復活主日
上週日晚參與彌撒後決定不相約任何朋友,一家四口來到尖沙咀一間地舖西餐廳晚飯,當晚餐廳頗滿座,難得經理願意在兩枱客之間多擺放一張枱,左右兩枱客剛巧亦是一家四口,子女們亦與我兩個女兒年紀相若,八人也安靜地玩著手機,那麼親密一點也沒關係。點菜後,小女兒又再發揮「家庭飯局娛樂組長」威力,這次是取出十六枝顏色筆,然後吩咐我們每人各抽四枝,然後交由大女兒出主題,各人便要利用僅有的四枝顏色筆在預先準備好的畫紙上繪畫。記得首個主題是「沙灘排球」,有黃色筆的便易如反掌;下一個是「萬聖節」, 於是擁有橙色和黑色筆的有著大優勢;然後就是「耶穌受難」。
晚飯後侍應收拾了碗碟,每人枱上剩下染有各類醬汁的墊枱紙, 於是各人再重新抽出四枝顏色筆,充分利用沾滿醬汁圖案的墊枱紙上再戰。這時右邊枱的媽媽突然開口問:「我觀察了你們一整晚,為何你的女兒完全不玩手機?」今晚無暇玩,因為女兒們準備了一個另類繪畫比賽。突然左邊枱的家長也加入交談:「是今晚還是從來都不玩?」是從來都沒時間玩,因為平日功課外,還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我兒子也有打網球的,很有天份,就是中途停了,所以天天打機。」天份,也需要家長不斷給予指引,才能發揮。「所以我現在花更多錢給細仔學東西。所以阿仔,別嘥錢!」家長的陪伴和指引,其實遠比花錢學東學西的威力更大。「但罵他們又不聽,現今小孩又需要空間,希望有朝一日他們會醒覺。」或許不應該是環境取決命運, 而是孩子在環境中學懂自我作出選擇來斷定將來。培育的責任始終在家長,不在互聯網。
這時,後方一枱的家長也放下手機加入了⋯⋯
鋼琴王子陳雋騫在商場演奏成名、在教堂司琴成長,最大成就是兩女之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