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我認識的教宗方濟各〔作者︰夏志誠〕
我和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一樣,第一次認識他,是2013年,當他被選為教宗的時候,而第一次令我對這位新任教宗刮目相看,並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教廷公布,他選了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教宗選過的,就是我會祖聖方濟各的名字來作為自己名號的時候。在往後的12年裡,他確是做到人如其名,簡樸親民,平易近人,滿有魄力及睿智,帶領教會展開一頁又一頁的新篇章。
2014年,親身感受到教宗方濟各的威力:我被選為教區輔理主教之一!面對這個「噩耗」,心情複雜,一時質疑是否教宗看錯人?一時又異常激動,心想該如何回報這份抬舉呢?誰知往後的十年,自己還有好幾次機會和教宗碰面、握手,甚至談話: 2015年參加在羅馬舉行的新主教培訓班,2016年的波蘭普世青年節,2018年的述職,以及去年趁他到訪新加坡,我帶隊前赴參與他主持的彌撒聖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要算是偕同已故楊鳴章主教及澳門李斌生主教聯袂到梵蒂岡述職的那次,我們三人跟教宗方濟各暢談了半句鐘,很感受到他對牧民、福傳,以及對內地教會的熱切關心。
要認識一個人,可以藉著見面、交談,但也可以藉著閱讀他所寫的東西。對於教宗方濟各,我是在領受主教職務後,才半推半就的開始研讀他多份的勸諭和通諭。雖然這些文件大多是厚厚的,百多二百頁,但是十年下來,竟發現自己愈來愈喜歡讀他所寫的,因為在在流露出他那份滿有慈悲的牧者心腸,和來自上主的靈性智慧。
在《福音的喜樂》裡,教宗談及牧者要有「羊群的味道」(24節),有時要走在羊的前面,有時在後面,也有時是在中間(參閱31節)。在被譽為是劃時代的生態通論《願祢受讚頌》裡,他無懼的向世人提出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想給子孫和正在成長的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160節) 在專論家庭的《愛的喜樂》勸諭裡,他明確地指出「教會的任務更應像是戰地醫院」(291節),為軟弱和遭受創傷的兄弟姊妹療傷,與他們同行。2021年,他提出「共議同行」作為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主題,帶來了整個教會持續幾年的更新,至今仍未停止,由此可見教宗方濟各帶來的啟發是如何的高瞻遠矚和影響深遠。
前幾天,我在主教座堂的弔唁冊上寫了這樣的一句,願在此和大家分享:「最可敬的教宗方濟各,感謝您,永遠的牧者!」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樞機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