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 理解《最終文件》的精神(八) ——關係的轉化與多元共融 〔作者︰鄭小慧〕

期數
4238期
刊登日期
2025.05.09
作者
鄭小慧
主曆
2025年05月11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共議同行本期探討《最終文件》第二部分「同舟共濟:關係的轉變」,聚焦「嶄新的關係」與「多元背景」兩大主題(《文件》50-56號)。《文件》指出:教會要實現共議同行,必須從內部多元關係的實質轉化開始。

第二部分以提庇黎雅湖的場景作為開篇,這個精心選擇的意象極具深意。伯多祿邀請宗徒們一同打魚的敘述(若二十一1-14),在這裡被賦予新的詮釋維度:首先,這象徵著教會共議旅程的開端——回應伯多祿繼承者的召喚;其次,重返最初跟隨基督的地方,提醒我們回歸信仰初心;最重要的是,這個「同舟共濟」的畫面生動展現了教會的本質就是一個同行的團體。《文件》通過這個聖經場景,為當代教會實踐共議同行奠定了神學基礎。

在關係轉化的具體實踐上,《最終文件》提出了兩個關鍵面向:首先是「多元共融」,強調必須建立與天主、家庭、信仰團體及其他宗教間的真誠關係網絡,特別要關注那些因婚姻狀態、性別認同等因素而被邊緣化的弟兄姊妹。正如耶穌所教導的,真正的門徒精神就體現在「愛最小弟兄」的具體行動中。其次是「文化辨識」,指出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同時,更需要以福音價值來辨明那些深植於文化中的結構性罪惡,包括對受造物的剝削(參《願祢受讚頌》通諭)、各種形式的性別與種族歧視,以及制度性的權力濫用等問題。這兩個面向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教會在當代實踐關係轉化的具體路徑。

令人痛心的是,這些社會中的扭曲關係同樣存在於教會內部。面對這個現實,《最終文件》提出三個具體的悔改步驟:首先必須真誠聆聽遭受傷害者的心聲,特別是性侵犯、權力濫用等事件的受害者;其次要勇於承認過失,以謙卑的態度請求寬恕;最後必須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從制度面杜絕類似傷害再次發生。唯有透過這樣徹底的悔改與更新,教會才能重建內外的信任關係,真正成為「與天主共融及人類團結的聖事」(《教會》憲章#1)。這個轉化過程不僅是對過去的補償,更是為了未來能更忠實地見證福音的愛與正義。

在教會開放過程中,我們看到聖神已在全球每種文化中播撒福音種子。這些種子具有轉化生命的強大力量,培育健康關係、互信寬恕、克服差異恐懼、促進尊重人類與地球的經濟模式,重建修和之路。

然而,我們必須正視歷史的傷痕:宗教衝突造成的創傷記憶損害了信仰本身的可信度;基督徒之間的分裂與敵意,違背了同領一洗的共融本質。在這樣的背景中,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共議歷程顯得格外珍貴——它讓我們重新體驗到合一的動力,為教會開闢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這條路邀請我們懷著信心與勇氣,在聖神的引領下,攜手邁向真正的共融與更新。

逢第二、四主日刊出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