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關鍵時刻的選擇〔作者︰蔡惠民〕

期數
4238期
刊登日期
2025.05.09
作者
蔡惠民
主曆
2025年05月11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教宗方濟各的選舉》一書的譯者朱曉紅,在書的〈後記〉中指出,很多人稱2013年的教宗選舉是宗教改革以來, 教會歷史上最關鍵的時刻之一,因為教會當時正面臨著深刻的挑戰:梵蒂岡財政亟待改革和重組,這包括對宗教事務局、宗座財產管理局、梵蒂岡城國、經濟事務局和萬民福音部等部門的改革。主教團和教廷行政官員之間的張力,缺少協調機制,令主教團真正作用沒法發揮,不少聲音要求加強教會的共議同行,協調教廷行政部門等。對外方面, 美國、蘇格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地方教會不斷發酵的神職人員性侵醜聞,需要整個教會採取行動回應並建立司法保障,改善教會在世界中的形象。另外,宗教間對話,生命倫理,世界正義以及婦女在教會中的角色等問題,均非常具有挑戰性。

這些挑戰在為期一週的樞機全體會議裡都得到討論。正因為有如此廣泛深入對時代徵兆和教會問題的分析,樞機們明確了教會今後的方向。教會不僅需要行政改革,還需要精神更新,從而讓羅馬天主教會能再次以福音為根本,以喜樂、愛心、仁慈的方式積極宣講福音,走向世人,聖化世界。教會為此需要挑選一位有福音精神,還要有管理能力的教宗。結果教宗方濟各當選,樞機全體會議達成的共識,也成為他任內12年執政的方向。

回望教宗方濟各在任期間,以簡樸、謙卑的精神,帶領教會踏上了改革之路;以福音的精神,回應時代的挑戰;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中,有效地見證天主的救恩。

再過兩天(57日),教會又再次面對這關鍵時刻。雖然我們不知道樞機團在過去一週全體會議的討論中,達成了甚麼共識, 但與12年前相比,我相信教會需要的,是一位有能力落實和深化教會的共議性,有效地見證基督復活的教宗。

基於保密的原因,教宗選舉是以閉門會議的形式進行。因此,會議的神秘性留給人很多想像的空間,甚至出現好像電影《教宗選戰》的勾心鬥角場面。回顧教會歷史,閉門會議這種形式,最主要的考量是讓教宗候選人們不受外界勢力的干擾,特別是政治或其他世俗權力的影響,按照自由的良心在天主面前作出抉擇,完成有效的教宗選舉,盡快選出教宗,結束出缺狀態。教宗選舉和國家領導人選舉最大的差異點,就是教宗選舉不搞競選活動,反對借傳媒做勢,甚至為了避免受媒體的干擾,選舉期間,樞機們禁止接受日報或雜誌類型的東西、通話、上網或看電視等。

文章見報之日,我希望下一任教宗已順利選出。無論他是誰,我相信是樞機們在聖神內辨別的結果,是天主給予教會最大的禮物。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樞機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