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病患中見證主愛 教友黃佩儀

期數
4240期
刊登日期
2025.05.23
主曆
2025年05月25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8A_1200a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黃佩儀曾在短短五個月內經歷腦癇症及心臟驟停, 被醫生下了一道道的病危通知,她說,每次從危殆中甦醒過來,身體的痛楚非筆墨所能形容,自己曾消極地想過:若再遇上相同情況,便放棄治療。然而,她去年在醫院中領洗後,內心對病痛的恐懼銳減,反思天主讓自己醒過來的意義,「如果身體好轉,我希望到聖堂參與彌撒,去西貢走一走,去做義工,以自己的經歷,鼓勵同樣在病痛中的病友。」她感謝天主的愛,期望以愛還愛, 使更多人認識天主的大愛。

黃佩儀小時候就讀天主教小學,自小便認識信仰。由於早產關係,體弱多病,經常進出醫院,求學時期不能上體育課,也獲校方批准乘坐升降機前往不同課室樓層。因著這些「特別優待」,黃佩儀說小時候結交不到朋友。然而,這反而驅使她習慣與家人和天主分享每天的生活, 把生活中的憂慮交託給天主。

在主內尋求平安

2013年起,黃佩儀因著腎病,需要定期到醫院「洗肚」(腹膜透析治療),在2019年獲醫生告知腹部需要接受手術。她憶述當時有很多疑慮,擔心日常生活將會經歷重大改變。就在焦慮無措之際,腦海中傳來一把聲音:「你去聖堂,問問天主吧!」時隔多年,她再次踏入聖堂。就像天主刻意安排般,神父在當天彌撒的講道中,特別邀請教友為病患者祈禱,並勉勵病人不要覺得自己是被天主所拋棄的,要相信天主會保佑每一個人。神父的說話打動了她,使她下定決心接受手術。

自言是醫院常客的黃佩儀表示,每個月總有數天在醫院度過。20239 月,她在一次恆常的「洗肚」中,原本以為翌日出院,但治療期間出現腦癇症,整個人失去意識。五天後甦醒過來,才知道自己一度徘徊死亡邊緣。甦醒後數個月,她又因肺炎而住院,到20241月,她的心跳逾170後驟然停頓,搶救了十多分鐘,才脫離生命危險。本頁圖片/檔案 - 08.02_400

連番重病使她未能返回工作崗位, 到醫院覆診途中或平日逛街時,也有機會突然暈倒,需要停下來稍作休息。她考慮到自己的健康情況,一直沒有報讀為期兩年的慕道班課程。直至某次醫院牧靈部同工在病房與病人聊天,腦海裡面有聲音推動她上前聊天。在黃佩儀講述自己的情況後,牧靈部同工問道:「你想見神父嗎?我可以邀請神父上來探望你。」就這樣,她便認識了玫瑰堂助理司鐸孟維君神父。

當孟神父給她安排領洗事宜時,黃佩儀當時既期待又害怕,一方面期待加入教會,但那時期經常發燒,內心得不到平靜。「領洗讓天主的光環保護著你。」孟神父這句話讓黃佩儀的心神定下來,等候領洗,她的非教友丈夫時刻在病牀旁邊守候,也支持妻子領洗的決定,見證她領洗的重要時刻。

「我小時候曾在宗教話劇中扮演聖母,孟神父知道後,便提議我選取『瑪利亞』作為我的聖名。」黃佩儀還記得在領洗當天,孟神父抱著聖母像進入病房,她內心非常感動。這尊聖母像現時置於黃佩儀的睡房中,時刻陪伴著她。

其後,孟神父轉介她的個案到大角咀中華聖母堂,該堂的教友定期探訪她,與她一起祈禱和誦讀聖言。她每次到醫院覆診也帶著唸珠,默默祈求天主賜予自己力量。在剛過去的復活節,她在教友的陪同下到聖堂參與禮儀,雖然回家後身體不適,但她十分高興能夠到聖堂參與禮儀。

她除了把憂慮交託給天主,也會每天感謝天主,「雖然有時呼吸不順暢,身體不適,但感謝天主讓我有良好的身體狀態面對生活。」雖然體弱多病,甚少外出,但家人經常致電問候關懷; 社福機構也時常派員上門替她進行身體檢查;教友前去探望她,與她分享信仰;最重要是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感恩天主在自己身邊安排了不同「天使」,讓她在病患中時刻嚐到愛。(吳)


  • 01(左起)黃佩儀、孟維君神父及黃佩儀的代母。
  • 02 仁愛之家修女上門探訪黃佩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