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最終文件》精神解讀(九): 關係的轉化與神恩、聖召與傳教使命的職務〔作者︰鄭小慧〕

期數
4240期
刊登日期
2025.05.23
作者
鄭小慧
主曆
2025年05月25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共議同行

《最終文件》(下稱《文件》)系統探討神恩、聖召與傳教使命三者的互動( 第56-67 節),此議題不僅廣受關注,更列為十項專題研究之一。《文件》重申教會核心理念:聖神廣施神恩以建設教會。因此,每位受洗者皆蒙召在具體生活中活出恩典,見證福音。

實踐共議精神的教會體系內,各信仰團體承擔福傳樞紐之責。然信眾普遍期待從聖言滋養、聖體共融及團體互動中獲更深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爭取神恩認可與地位提升時,仍面臨結構障礙,教會極需落實《天主教法典》對婦女職務的保障,以肯定其關鍵貢獻。

教會應正視兒童作為福傳潛能的特殊性:建立兒童意見聆聽機制,並以具體行動回應因戰亂、貧困與暴力而受創的孩童。對青年群體,應採納「日常生活陪伴」理念,構建開放對話管道。此外,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參與教會生活,須設立教會主導的研究計畫,使其聲音獲聆聽,彰顯其於福音傳播中的獨特價值。

婚姻聖事賦予夫婦雙重使命:使家庭成為福傳主體,並在教會與社會中發揮橋樑功能。大會同時關注和支持選擇獨身以見證婚姻聖潔價值的群體,明確肯定其對教會倫理生活的忠貞實踐。

獻身生活團體歷經數世紀積澱,樹立共議精神典範,體現於共同分辨、恩典共享與使命協作。無論傳統修會或新興團體,皆持續為教會注入先知性活力。當下,共議精神要求地方教會與獻身團體深化夥伴關係,促進神恩互惠,以協力履行福音使命。

關於職務設立,《文件》提出明確原則:職位設立須基於實際牧靈需求,由團體與司鐸共同分辨,最終由主管當局決定。當代人口流動頻繁,教會需發展多元平信徒職務模式,並規範職權範圍與服務期限,以適應時代需求。

神學服務層面,《文件》強調「共議性神學」的實踐。神學家應與信友經驗及司鐸宣講動態對話,深化真理探究。此服務本質要求透過聆聽、對話與分辨,整合多元神學視野。大會呼籲持續研究共議精神,為地方教會提供培育機制, 使神學成為信仰理解的樞紐。

總言之,《最終文件》強調神恩、聖召與傳教使命的深刻聯繫,呼籲教會各界促進包容合作,以更有效地實現福音使命。唯有共議與互助,教會方能於當前挑戰中持續發揮核心角色。

逢第二、四主日刊登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