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手足情編織微末心 方濟會李皓朗修士

期數
4245期
刊登日期
2025.06.27
主曆
2025年06月29日 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

本頁圖片/檔案 - 08.01_1200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方濟會李皓朗修士自小熱愛車衣和寫書法,現在更會借助院內的衣車製作會衣及祭衣。個性文靜的他不喜歡參與球類運動,「我很討厭『撞來撞去』,唸中學時卻為了陪伴堂區輔祭會的兄弟而學習打籃球。輔祭多年後得悉我的心意,驚訝地說:『原來你當年不喜歡打籃球!』」我答道:『我為你們才打呢。』」這份手足情編織出其聖召,及一顆放下自我的微末心。

微末心和手足情是方濟精神的核心,李修士明悟福音的喜樂不在於成就偉大的事情,卻在於一同為友愛作證,「手足情令我們縱要做不自在的事,仍能夠體會喜樂。」

李修士跟教宗良十四世一樣,於大學主修數學,而他從小珍惜的手足情變了質,在大學時跟朋友飲酒作樂,「當時跟我同屬方濟會青年團體『方濟青年』的彭育康(修士)加入了方濟會,(他的決定)令我反思自己應怎樣去追求幸福。」他毅然改變生活,畢業後於2018 年入方濟會望會, 2020入初學,2021年矢發首次聖願。本頁圖片/檔案 - 08.02_500

學習虛空自我

現年30歲的李修士,中學就讀於聖母無玷聖心書院,畢業於香港大學,而在沙田聖本篤堂擔任輔祭會會長,正是其聖召的發芽成長期。「聖本篤輔祭會對我的生命相當重要。當年堂區凝聚了一群有心(服務堂區)的青年去擔任牧民議會幹事,我亦非常努力去推動輔祭會會務,可惜未能成功。後來我在意大利聖嘉勒大殿朝聖時,被方濟精神感動而皈依……會祖曾夢見自己失去修會,便喊道:『誰搶走了我的修會?』天主便解釋,這正是祂的修會—會祖明白修會屬於天主,我也領悟到善會也屬於天主,我應把它交託給天主,由祂帶領,自己積極陪伴眾人。」

他回到香港後懷著輕鬆的心情跟輔祭合作, 每次散會後帶領他們前往聖體前感謝天主,陪伴輔祭打遊戲機及打籃球,雖然沒有進行改革,但這份友愛共融建立了一個穩固且興盛了多年的輔祭會,李修士明白到,「原來天主是要召叫我去回應祂,而不是建立功績。」時至今日,他和當年的輔祭為教區輔彌撒時,仍充滿默契。

躊躇滿志的他希望為「方濟青年」作貢獻, 誰料自己是最後一名成員—團體因一直沒有成員加入而暫停運作,「我認為人生重要的一課是學習面對失敗,失敗令我醒悟到,自己不應盲目為成功而努力,而應是為了天主。」

本頁圖片/檔案 - 08.03_500他入會後曾前往深水埗「仁愛之家」服務,為家舍料理家務,關懷入住的露宿者,「我即將結束服務離開家舍前,發現背包耗損嚴重,便請教宿友應前往哪裡購買最便宜的背包,他答道: 『我把自己多出來的背包送給你吧!』這名在旁人眼中毫不富裕的人,願意將他僅有的東西跟我分享,這行動震撼了我的心靈。」這個背包每天陪伴他,見證著他和兄弟姊妹們的手足情。

李修士將自己的藝術興趣用於教會,「我喜歡造衫和繪圖,早前為會院的小聖堂繪畫了蠟燭。既然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奉獻給天主,我也可以透過畫筆作出奉獻。」他於去年為聖公會聖約翰座堂繪畫復活蠟燭,加深了天主教和聖公會的合一手足情。本頁圖片/檔案 - 08.04_500

當方濟各遇上方濟各

令教友驚奇的是,李修士的英文名恰巧跟會祖方濟(有譯作方濟各,意大利文為Francesco) 相同,「有人問我:為甚麼你跟教宗方濟各同名呢?我說自己使用這個名字更久……我的爸媽婚後在方濟會會士帶領下,前往意大利亞西西的聖方濟朝聖地朝聖。媽媽在聖方濟大殿被觸動, 默默向天主許諾:『如果我誕下一個兒子,要為他取名為Francesco(方濟各),讓他學習這位聖人對天主的愛和奉獻精神。』」

「天主深愛著我。我縱使不完美,仍希望回應這份完美的愛。」李修士深深體會到,無論成敗得失,最重要的是在手足情與微末心之中,度愛的福音生活。(鄧)

• 李皓朗修士將於7月1日(週二)下午3時在慈雲山聖文德堂宣發隆重聖願


  • 01 方濟會李皓朗修士在復活蠟燭上繪畫圖案
  • 02 李皓朗修士在菲律賓關懷兒童
  • 03 李皓朗修士(前排右二)與聖本篤堂輔祭打籃球
  • 04 李皓朗修士(第三排右一)與聖本篤堂神父和輔祭合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