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讀書】祂的渴望 祂的臨在〔作者︰梁鳳玲〕
信仰往往需要藉著不斷皈依,反覆默想、細嚼, 回到原點,回到初心,看看今天的自己,今天的心境,今天的階段, 福音、信仰內容……可會歷久常新,這些內容也在我們的生命中,得到活化,取得互動。
斯德望.賓次是資深聖經學者與講者,同時也是心理治療師,撰寫相關書籍超過四十本,既有一定的學術質素,但絕非艱澀難入口,適合平信徒以致團體聚會作分享使用。
這本《聖體聖事》,直接又簡單,跟我們進入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聖體聖事(Eucharist)中。聖言成為血肉的耶穌,經歷了死亡、復活、被高舉,如今臨在於聖體聖事, 與我們同在。在聖事中, 「降生」( Incarnation) 和「救贖」(Redemption)兩大奧蹟結合了,賜給我們新生命。藉著聖體聖事,我們同時體會悲傷和歡樂、熱烈和沉默、忠誠和敬畏。
感恩祭第二部分聖祭禮,是基督一次而永遠的祭獻,是基督祭獻的重現。祂為何要建立聖體聖事?祂為何在其晚餐中,拿起餅來,表示那是祂的身體;拿起杯來,表示杯中的是祂的血?並囑咐門徒往後也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祂。祂如此行,深深表達祂渴望與我們結合,祂中有我,我中有祂,契合互通,成為一體。麪餅與酒何以成為聖體聖血?!基督臨在其中,我們須以信德去領受,「見到」肉眼看不到的!
作者斯德望.賓次以聖體聖事為基,衍生三十個相關的主題,有趣吸引,脈絡分明,情理兼融,也刻意為團體聚會釋經與分享而設計的。例如「第12課:基督一次而永遠的祭獻」,經文取自希伯來書第十章1至18節, 「我們就是因這旨意,藉耶穌基督的身體,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得到了聖化。」(希十10)根據此經文作出詮釋,基督的祭獻,為我們帶來救贖與聖化,使我們得以成全,體驗天主的仁慈與寬恕。主題結尾部分配以四條反省和討論題目,供團體討論與分享。
「第23課:在厄瑪烏擘餅」經文自然選自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至35節厄瑪烏事件,結束禱詞有助我們開啟心靈的眼睛,好能認出復活的基督:「光榮的基督,請為我開啟聖經,使我的眼睛、理智和心靈也向祢開啟。求祢在生命的道路上與我同行,並教我在聖體聖事中認出祢復活的臨在。阿孟。」
七件聖事皆存有它帶來的活力與生命,照亮我們生命旅途不同情景不同階段的體認,聖體聖事讓我們更深體會基督渴望與我們契合的心意,祂的無盡的愛與犧牲。當我們真正能夠認出臨在於其中的主時,開始會明白到,「不再為自己生活,而是為祂生活」是甚麼意思, 引導我們意識到周遭的世界,真的成為我們使命之所在。基督徒是誰?為分享上主的愛,為別人為主而活(People for the others)。
聖體聖事
出版 聞道 / 作者 斯德望.賓次(Stephen J. Binz) / 譯者 齊志真、陳靜怡 / 出版日期 2023年1月 / 售價 $107 / ISBN 978-626-96045-3-1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出
梁鳳玲,塔冷通心靈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