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花園】橄欖(下)

期數
4246期
刊登日期
2025.07.04
作者
李向琳
主曆
2025年07月06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天主的花園logo500本頁圖片/檔案 - 09B_500關於橄欖枝,除了《創世紀》中鴿子口叼橄欖樹葉外,還有《羅馬書》十一章1724節所載,天主把原生橄欖枝折下,接上野橄欖枝,寓意外邦人得蒙救恩。聖保祿宗徒告訴外邦人要認清是老橄欖樹的根承托著他們,勸勉外邦人不要輕視猶太人;外邦人被接在天主的樹根上,是為了結出更大的果子。

至於橄欖山,據考察是一列有四個山峰的小山脈,最高的山峰有830公尺。山上曾遍佈橄欖樹,但在羅馬軍隊攻打耶路撒冷時山上樹木盡毁。聖經中多次提及耶穌到橄欖山禱告及教導門徒;「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他去了。」(路二十二39) 耶穌也曾在橄欖山上, 望著耶路撒冷的聖殿建築而為這城嘆息,因為它的人民悖逆,天主將賜災難予這城。橄欖山西側山腳下的園子是相傳的革責瑪尼莊園(意即「壓榨橄欖油的地方」,耶穌被釘十字架前一晚,與門徒一同進入革責瑪尼莊園祈禱;而橄欖山也被認為是耶穌升天的地方,路加福音最後一章講及耶穌復活顯現,在第二次顯現給門徒後,派遣門徒向萬邦傳揚福音;之後「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路二十四50-51)伯達尼是位於橄欖山東邊的一個小村莊,「伯達尼附近」被認為是指橄欖山。現在位於橄欖山頂的「升天小教堂」(Chapel of the Ascension)就是為了紀念耶穌在此升天而建的。

聖經中提及的橄欖(Olea europaea),相信是地中海一帶特有的橄欖,果實細小,未熟時是青綠色,半熟時是淺紫色,熟透時則變成烏黑。不同成熟程度的橄欖都有用途,需要打橄欖樹而令未熟透的果實掉下。「當你打橄欖樹時, 不要再回去打樹枝上所剩的,應留給外方人、孤兒和寡婦。」(申二十四20

橄欖又稱木犀欖,屬木犀科的常綠小喬木, 較適合種植於乾熱地區。在香港的園藝店偶見有出售。它能生長在貧瘠的土壤,甚或石頭上,並結出豐碩果子,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很強的植物,可比擬耶穌的生命歷練,因此筆者認為橄欖樹在聖經花園中應佔一席位。

橄欖正好提醒我們:基督生命受過的磨爛, 祂經歷了壓榨卻帶給人們果實,在生命及心靈上都得到滋養。

• 本專欄每月逢第一主日刊出

  • 圖:法國小鎮市集售賣不同品種的橄欖(creative commons 3.0)

李向琳,現職園藝及樹藝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