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團結和接納之旅〔作者︰周守仁樞機〕

期數
4246期
刊登日期
2025.07.04
作者
周守仁樞機
主曆
2025年07月06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聖座宗教交談部五月底在佛教國家柬埔寨舉行第八屆佛教徒—— 基督徒座談會,作為聖部委員,我亦應邀出席。我們非常重視當地教會與佛教徒之間的友好關係。

活動期間,大會安排所有參加者入住當地酒店。第一天的「歡迎晚宴」也在酒店舉行。晚宴開始,前六、七道菜都是肉類或有肉的。雖然大會表示安排了素食,但為謹慎起見,我提醒天主教籌辦方,佛教來賓是嚴守素食的。終於,最後來的三、四道素菜,雖然用上了蒜或洋蔥,但還算可以。

座談會往後在教區牧民中心舉行,我們也在牧民中心用膳。第一頓午餐,吃葷的參加者有三道肉食,配以菜、湯和飯。我們素食的,也有一大盤沙律和一大碗飯。這樣還可以,畢竟要簡樸生活。但當我們開始接觸那盤沙律時,問題出現了—— 沙律內竟然有吞拿魚!噢,我們該怎麼辦呢?桌上放有豉油,可用來配飯⋯⋯這或許是我們的解決辦法。但前一晚我們才通知了大會有關的膳食要求, 自然期望會有妥善安排。可惜,這是我們天真的假設!

後來我們得知,柬埔寨的佛教屬於南傳佛教,容許僧侶食肉。難怪當地的天主教籌辦方不了解漢傳佛教的飲食要求—— 嚴守素食,不吃蒜、洋蔥或其他刺激蔬食。他們以為遠道而來的佛教來賓跟柬埔寨僧侶的飲食習慣一樣。主辦方為此道歉,並補上了兩碟炒四季豆。

之後數餐的餸菜中,有用上蔥、洋蔥,甚至蒜的炒菜或素湯。但沒有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漢傳佛教的僧侶表現得相當「靈活」,當沒有選擇時,他們會吃涵少量蔥或蒜的炒菜和素湯。我留意到他們或許有點失望,但沒有不滿。他們如常用餐,只是吃得少一點。

話雖如此,我們很感激廚師的辛勞。他們可能都是義工,也就是說,不是所有飯餐都是同一班廚師處理的。

感謝主,餞別晚宴完全合符標準,人人都吃得滿意, 包括我們素食者在內。一位佛教比丘尼面帶感激的笑容說,會期內,那是她吃得飽的第一餐。我要強調,她是心懷感激地說出這番話,不是抱怨。

我後來得知,幾年前有學術機構邀請了一些西藏佛教僧侶來香港。一如以往,大會為僧侶提供素食。幾餐過後,一位僧人禮貌地問大會,可否安排一點肉食。唉,大會錯誤地假設西藏僧人也如漢傳佛教般素食。這再次說明,要驗證一些假設,即使這些假設看起來「合乎邏輯」。

在任何發展中的關係裡,核實一些假設,是避免誤解和衝突的前提,這是我們向對方表達的善意。在我們表達自己的同時,也要給予對方所需的時間和空間,好能有所學習和改變。善意、耐性和充滿愛的希望,是讓人們互相理解、欣賞以至拉近距離的必要元素。又上了一課!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樞機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