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忠告」該怎麼念?

刊登日期
2013.11.15
作者
秦 思

「告」,念「誥」, 普通話念ɡào,粵音念gou 上去聲;但「忠告」這詞語,它的正讀卻是「忠菊」。

「忠告」,大陸居民念zhōng gào,台灣人念zhōng gù,香港粵音則讀作「忠菊」。這詞語最早見於《論語•顏淵》:「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這段文字記述子貢向孔子請教交友之道。孔子說,朋友有過錯,應誠懇規勸,正確誘導;若他不聽從就算了,以免自取其辱。

為甚麼「忠告」這個詞語會有特定的讀音呢?

原來粵音(特別是讀書音)與中原古音有很密切的關係,現代的粵音不少仍跟隨中古傳統的。六朝時代(距今約1400年),因受外族入侵、社會動亂的影響,語音一片混亂。唐代學者陸德明斟酌各家的讀音,編了一部《經典釋文》,把古代的重要經典中會誤讀的字都標明它的讀法。「忠告」念作「忠菊」,便是依據他的註釋來讀的。不過,若我們依據大陸的標準,把「忠告」讀作「忠誥」,算不算讀錯呢?

文字不論形、音、義,都是不斷隨著時代而變更的。「忠告」雖然有兩個讀音,但卻不會因字音的差異而被誤解;因此使用時,大可因應不同環境作出不同讀法。一般交談,大可不依古音;而在學術研討場合,則可文縐縐地依照古音來念。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