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舉辦校本培育計劃

刊登日期
2014.03.21

(本報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為提升學生對社區保育與文化傳承的意識,舉辦校本培育計劃,帶領學生走訪區內小店,了解小商戶的生活狀況。

校本培育計劃名為「誰的華麗荒野?——反思經濟壟斷.重塑人情社區」,自上一學年至本學年,勞委會先後為三所天主教中學提供有關計劃。

該會培育幹事畢雁萍二月二十四日指出,計劃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經濟「壟斷」、「地產霸權」等概念,同時思考現時城市的發展模式與這些概念的關係。

「透過接觸小店,學生了解甚麼是壟斷,明白壟斷對小店以至一般市民的影響,當中涉及政府政策與政治制度。」畢雁萍說,計劃內容帶有信仰元素,並與教師合作與學生談社會公義。

活動中,學生走訪學校所屬社區的小店舖,與店主交流,發掘這些小店的特色和文化,從中體驗社區關係的重要性。另外,計劃要求學生光顧小店七天,繼而思考個人消費模式、社區發展及壟斷等問題。

畢雁萍說:「教會的社會訓導要求信徒做一個良心基督徒,社會出現經濟壟斷,正正反映公平正義與經濟發展、倫理的問題。」她期望在天主教學校向學生帶出信仰價值觀,主動關心社會問題。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已是第二年參與該計劃,本學年有逾一百四十名中二生於去年十月開始活動,預計三月及四月會在校內分享,同時展出他們今次經驗的習作。負責有關計劃的教師簡妙卿二月二十六日指出,活動聯同倫理與宗教科、通識科、公民教育組、生命教育組及牧民組合作。

簡妙卿說,計劃本年增設生命教育元素,鼓勵學生反思個人平日的生活經驗與態度,以及社會公義的問題:「學校位處長沙灣與深水埗,區內小店林立,學生與店員交談,細心觀察周邊環境,有助了解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及狀況。」

中二生李珏睿二月二十七日表示,未參與計劃前,購物只著重方便與否,或因應個人消費能力,少有思考小店與連鎖店的關係。今次他有機會與小商戶接觸,令他感受到店員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和人情味,貨品亦比連鎖店廉宜。

今次的經驗亦令他發現小店的生存空間狹窄,「部份店舖是早年自置物業,才免卻租金壓力,但亦偏處舊區,一旦重建後,租金飆升會令他們難以繼續經營。」

在撐小店的七天活動中,李珏睿反思自己平日的消費模式,他說應抱著良心消費,以抗衡經濟壟斷的問題。

此外,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中三級學生將於三月至五月參與計劃,該校宗教及道德教育科科主任安中玉二月二十五日指出,活動屬體驗教學,有助學生思考社區與城市發展的模式,以及與地產霸權的關係;他期望學生能加強認識個人與社區關係,從中學習價值判斷。(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