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與海外生參與模擬國會

刊登日期
2014.03.21

(本報訊)本地和海外的學生早前參與在港舉行的國際會議「哈佛模擬國會(亞洲)」,學習公開演講、談判及批判思考。有學生表示,活動喚起對全球議題的關注。

今屆哈佛模擬國會(亞洲)一月十至十二日於香港大學舉行,共八十一所中學參與,當中三所屬本地華語學校。

是次會議有近六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參與,包括印尼、新加坡、韓國、美國、約旦、中國、加拿大等國家及地區。與會者在三天的會期中模擬各種角色,例如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法院人員,以及記者團等。

有份參與會議的聖保祿學校(中學部)中四生林亦晴早前向本報指出,與數百名海外生交流,有助加強個人的國際視野。志願成為律師的林亦晴,於模擬國會中參與了「國際刑事法院」,令她親歷法庭運作的模式,「先後飾演證人、律師、法官等角色,令我掌握箇中技巧。」

她表示,得到哈佛學生的帶領,令她明白到有責任認識世界,「從他們身上,看到一個組織者要如何有系統及條理地處理不同議題。」她認為,青年屬社會的一份子,須關心社會以至國際性的視野。

其中德望學校共有十名學生參與,該校中五生潘詠雪扮演「記者團」,模擬採訪教育新聞。她二月二十一日指出,她以記者身份走訪會場,進行批判分析的新聞報導,學習到好些採訪技巧、撰寫報導格式等知識,「這些技巧不容易在學校學到,對我將來投身傳媒很有幫助。」她表示其所撰寫的新聞報導,經修改後會發放到網站與其他與會青年分享,令她感到滿足。

另一位德望學校中五生黃曦敏表示,與其他地區的青年交流時,見識到他們有很深遠的國際視野,相比香港學生便少有機會與同學交流國際事件。「尤其來自哈佛大學的學生導師,他們具建設性的指導和建議,令我反思應留意不同的範疇以提升個人視野。」(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