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生命教育計劃聚會
(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受教育局委託,於六月六日舉行第四屆「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總結分享會。逾四百名師生於會上以展板導覽、教學示範及專題匯報方式,分享學校的宗教教育及生命教育成果。
為回應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及修會的辦學價值,不少公教學校於這學年經中心支援下嘗試一些具特色方案,例如坪石天主教小學嘗試綜合宗教、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於初小及高小分別構建「家庭」及「愛德」主題單元,輔以繪本教學、體驗式活動、聖經故事分享,以耶穌為楷模,於生活中實踐「家庭」及「愛德」價值。
而聖安當小學即透過社區探索,讓學生細看弱勢社群的生活,體察身邊有需要的人去讓他們體驗「愛德」價值。嘉諾撒小學則在過去三年,根據六個「嘉諾撒人素質」:尊重、忠信、堅毅、感恩、正義及承擔,在小學各級發展生命教育課程及主題單元;這些單元除了以多元教學策略如繪本、宗教禮儀、機構參訪等培育學生,更重要是配合家長教育,延續課堂成果。
學生對這些活動皆反應正面──嘉諾撒小學學生指在製作繪本過程中,「學習到團隊精神,也能宣揚環保信息。我會把繪本的信息牢牢記在心中」。聖安當小學學生說:「活動後,我學會要珍惜擁有的一切,還要為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祈禱,希望他們得到社區的關注和幫助。」不少教師亦從學生、家長的正面回應得到鼓舞,他們希望以後能推動更多生命教育的活動,陶塑學生價值。
為幫助天主教學校進一步推動宗教教育及生命教育,中心亦在會上宣布委任寶血女修會前會長蘇肖好修女及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教授為首席顧問、香港教區聖神修院周景勳神父和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總課程主任陳乃國博士為學術顧問,寶血會培靈學校校長馮敏兒及天主教曉明女子高級中學輔導主任錢永鎮為專業顧問。
而以上學校的經驗,連同其他天主教學校,如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明愛樂義學校、聖若瑟英文中學、德貞女子中學、明愛聖若瑟中學、明愛馬鞍山中學等的踐行個案,會於七月初上載中心網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