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推動心靈生涯規劃
(本報訊)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心靈教育計劃」在新學年為十所天主教中學推出「觸動心靈的生涯規劃」,培訓教職員從人生教育的方向推動生涯規劃。
「觸動心靈的生涯規劃」對象為教職員、牧民工作者等,目前共十間天主教學校參與。上述項目分三階段進行,包括教師培育講座、教材應用及學習體驗、教學支援。
首階段由中大「心靈教育」計劃統籌及榮譽專業顧問關俊棠神父到校提供講座,介紹「心靈教育」理念;人生教育與生涯規劃的關係及實踐。第二階段於明年二至三月進行,參加者到中大參與工作坊及交流會,探討教育理念、目標、教材及教學方法等,教師亦須構思教學設計,並按照校本探討將來可實踐的生涯規劃方向。
有份策劃上述項目的中大「心靈教育」計劃培訓導師游小允九月九日對本報說,項目帶出心靈教育中的「人生教育」,以及生涯規劃可從心靈導向及尋找人生方向兩方面為發展目標。
游小允指出,一般學校在推動生涯規劃時集中在「職業導向」的層面,如中三、中四階段所選取科目;升讀大學前報讀的學系等,「這些也與學生日後投身的行業相關,然而人生不只在於職業,還有認識自己,以及其他可發展的事情」。
她指參與計劃的教師應先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繼而在校內推行生涯規劃時,以同行者身份陪伴學生,灌輸人生教育。
有份參與「觸動心靈的生涯規劃」的元朗天主教中學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負責教師楊一香九月十日說,好些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容易對前景感到迷茫,她表示這與香港屬知識型社會有關,「學生感到難有前路,因而缺乏思考個人方向的動機」。
楊一香說,校方兩年前為全校學生推動生涯規劃,由初中開始培養學生價值探索,她期望項目強調的內在檢視、認清價值觀等方向,能加強校內生涯規劃的發展。
屯門天主教中學共有七名信徒教職員報名參與計劃,該校的「信仰培育組」組長林少柔九月九日對本報說,他們期望從公教價值出發去發展生涯規劃,並計劃日後在宗教及倫理科上推動。
該校有為中三至中六生提供生涯規劃的工作坊或課堂,惟好些學生少有思考人生課題,林氏表示曾有舊生升讀大學後才發現學科不適合自己;亦有不少學生按學業成績揀選將來的職業,少有從興趣出發,「當學生多反思個人生命,認識自己後才能辨別將來應走的路」。
根據教育局資料,從二O一四至一五學年起,教育局為有開辦高中班級的公營學校提供額外津貼,加強培養學生規劃生涯發展的能力。上學年的津貼額約為五十萬港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