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協助亞洲聾人升讀大學

刊登日期
2015.03.06

(本報訊)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著手開發聾人專上教育學習支援模式,協助亞洲地區的聾人學生升讀大學。

中心又設立亞洲區首個手語語言學獎學金,資助亞洲學生修讀手語語言學的碩士及博士課程。期望畢業生日後可推動亞太區的手語語言學、手語傳譯和聾人教育研究。

中文大學二月十二日的新聞稿表示,兩名分別來自印尼及香港的聾生完成中大手語語言學及手語教學高級文憑課程後,本學年入讀中大的語言學課程。

上述兩人獲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提供獎學金;財團又支援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開發一套聾人專上教育學習支援模式,結合手語傳譯、筆記抄寫服務和課程錄製系統。

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兼亞洲區手語語言學研究及培訓計劃(APSL)計劃研究項目主任鄧慧蘭教授表示,過去手語研究學者努力不懈,回應《聯合國殘疾人權公約》中對各簽署國就聾人可通過手語得到公平教育與資訊機會作出的呼籲,為亞洲培育了新一代聾人手語研究專才。

此外,中大首次在課堂提供手語傳譯服務,新模式有助聾生與健聽生得到同等的學習,包括網絡教學系統及工具複習所學知識;待此模式成熟後,可供其他大學或亞洲地區參考。

研究中心過去十三年獲上述財團資助,以香港為亞太區手語語言學樞紐,透過有系統的訓練和研究,逐步在亞太地區建立手語語言學學科。

研究中心近日再獲贊助,在中大設立亞洲區首個手語語言學獎學金,資助亞洲學生修讀語言學碩士及博士課程,期望畢業生日後為亞太區大學建立手語語言學、手語傳譯和聾人教育研究。

研究中心在APSL計劃框架底下,協助亞洲聾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以提升學術和社會地位。目前上述計劃的亞洲夥伴大學正逐步成立手語研究團隊和中心,在當地進行手語研究與聾人培訓等工作。

二○一二至一四年,中心分別為兩名印尼及一位斯里蘭卡健聽學生提供獎學金,他們完成中大語言學碩士學位,已返回所屬國家,協助當地大學設立手語語言學研究單位及相關培訓項目。

另外,來自日本的兩位聾生及兩位健聽學生將於本年夏季,分別修畢高級文憑課程和語言學碩士課程,他們會善用培訓所學,將來在日本發展當地的手語研究與手語教學。

 

手語瀏覽器新增手語詞彙

另外,中心於二月十七日推出「香港手語瀏覽器」最新版本,在現有的約一千八百多個香港手語詞彙外,新增至本年度的(第三階段)約五百五十個手語詞彙變體。

「香港手語瀏覽器」於二○一三年推出,以手語語言學為基礎而建立,支援香港手語相關專業的發展。

是次新增的五百多個手語詞彙變體及「分類索引」功能,增設「法律手語單元」及「日常手語單元」,讓更多公眾接觸及認識香港手語,促進聾健共融,並向聾人提供相關的支援。

瀏覽器可通過全面收錄各詞彙的變體,分析聾人組織使用該變體的情況,新版本的瀏覽器增加「分類索引」功能。除中文筆劃數目及手語起首手形兩種索引目錄外,使用者目前可透過分類索引尋找日常生活及法律相關的手語詞彙。(教)


•資料取自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手語瀏覽器網址:http://www.cslds.org/hkslbrowse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