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科技教育博覽會

刊登日期
2016.02.05

(本報訊)一批天主教學校於一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在香港科學園參展「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生博覽會」,展示學生如何應用跨學科知識,發揮其科技教育方面的創意。

為期兩天的博覽會由教育局與香港科技園合辦,八十所中、小學參展,當中共十四間為天主教的中、小學;逾十所大專院校和專業機構介紹與「STEM」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的英文縮寫)相關的資訊。

學校展覽主題包括創新發明、機械人、環境保護、編碼、數學與科技、可持續發展等。博覽會上設有工作坊和講座,如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能讓學生認識D N A與遺傳。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乃參展學校之一,由學生向來賓展示同學製作的航拍機及足球機械人。科學學會主席、中五生陳鵬煌向本報指出,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會反覆嘗試,而透過參展即讓他們有機會與外界交流製作經驗、測試時所遇到的困難等。

陳鵬煌說,學校以「師兄帶領師弟」這傳統去推動科學教育,他曾見過師兄為研發作品而經常留校至夜深,無形中引發自己對科研的興趣,另外,校內學會會定期舉辦科學工作坊或考察。

該校的科學學習領域統籌錢可為表示,學生藉展覽這平台與其他學校交流,為他們是很好的學習體驗。他又指學校近年推動「Science for All」, 如提供科學特訓班或介紹一般科學可應用層面,讓學生透過不同渠道接觸科學,發展興趣。

博覽會場內, 不少學校以跨學科形式展示作品,其中順利天主教中學便結合數學與地埋科進行專題研習。該校數學科教師陳雲鋒指出,學生從數據分析並研究「三堆一爐」方案及在港源頭減廢的可行性,有助加強學生環保意識。

另一參展學校、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初中生則結合數學科,分別以語言使用、人口老化及固體廢物為題材撰寫統計報告。有份參與的中二生黃竣稚表示,統計學能幫助他善用統計署資料去分析香港社會發展,並作出適切建議。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一月二十二日出席博覽會致辭時指出,活動能引發學生對科學、科技及數學的興趣及創新意念,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而二○一五及一六年的《施政報告》在加強學生科學、科技和數學的學習,及鼓勵學校推動STEM教育方面均有著墨。(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