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者重申粵語特色

刊登日期
2016.05.20

(本報訊)中文大學剛於四月舉辦連串推廣粵語活動,讓公眾認識粵語的特點。該校學者指出,雖然外界積極推廣普通話, 但香港人同時需要學好粵語和其他語言; 學校則須加強粵語教育,讓青年更懂得去表達自己。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粵語研究中心及該大學圖書館於四月舉辦「粵月」活動,其中三場講座主題為「粵研粵有趣——粵語研究面面觀」,探討粵語的語法及文學等課題;圖書館亦舉辦書展,展出粵語研究著作。

四月二十五日的記者會上, 中大榮休講座教授、語言學者張洪年教授說,粵語保留不少古漢語的特質,有九聲六調,「學校應加強粵語教育,讓青年對學習粵語更感興趣」。

「人們擔心粵調消失, 才開始重視它,這份憂慮會變成優越感,因為更重視它的優點。」談到近年香港社會對學校「普教中」及推廣簡體字的憂慮,本身研究粵語的張洪年教授說,各種語言都是平等的,學生應學習不同語言,認識普通話的同時,也要學好母語——粵語。

張教授指以粵語學習中文,不會比以普通話學的差;國家推廣簡體字的原意是掃除文盲,目前內地已無此需要,但中文字簡化由來已久,古時已有,簡體字可與繁體字並存,毋須互相取代。

張洪年談粵語:與普通話同樣重要

「中國這麼多方言,只有廣東話與普通話平起平坐。」他指學校教育對保存粵語固然重要, 而活的語言廣為人所用,自然會有生命,然而現在粵語歌詞多用語體文而非口語,因此未能透過歌曲給予粵語活力。

他指粵語研究能有系統地分析語法和演變,有助於傳承。他說,廣東話的詞彙相對豐富,例如親戚稱謂分得特別清楚。

中大的粵語研究中心更比較不同年代的粵語,其中廣播劇也成為研究材料。

會上另一講者、中大粵語研究中心主任鄧思穎教授說, 語言有否生命力,取決於人本身,而電影及文學創作等能令粵語發揮社會作用。

母語最利親子溝通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系主任鄧思穎說,父母子女用粵語溝通最能傳情達意及交換心聲,相反若為練習而平日以英文溝通,反而未必能學到最準確的發音。

他指中國不同方言都可以靈活變通地表達,而粵語的「後綴」字可達四十個, 較普通話多,能帶出截然不同的意思, 如「喎」帶出質疑意思,「呀」可變成疑問句。

對於推動粵語教育以保留本地文化,他建議中小學可教授更多粵語的語音、語法及用法,從而加強學生的粵語會話和寫作水平。(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