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籌辦專上院校 期望培育僕人領袖

刊登日期
2014.12.19

(本報訊)籌辦中的私立專上院校「宏恩基督教書院」十一月六日假石硤尾校舍舉行的分享會上,學校領導層指出,私立院校有更大的自主度去落實基督信仰辦學理念,為社會培育有基督徒氣質的領袖。
該校校董會成員及顧問來自不同基督宗派,由牧者、學者、教徒領袖等所組成,他們大部分來自福音派教會,校董蘇穎智牧師席間講道說,私立大專院校能夠自主以維持基督教學府的特質,以培育有基督徒氣質的領袖。他憧憬該校未來能建立神學院,從釋經、真理、牧養、領袖質素等範疇培育神學生。
中華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主任蘇穎智說,他們希望「教導學生彼此洗腳,成為僕人領袖」,幫助青年裝備無條件付出、倒空自己、接納他人及敢於承擔的人格特質。
校長崔康常博士會上致辭說,籌建院校的過程集合了很多基督徒見證,他們共同建構具信仰精神的課程。這位恒生管理學院創校校長席間對本報說,他們預計明年九月開辦三個本地認可學位課程,包括社會工作榮譽學士、工商管理榮譽學士(服務營銷及管理)及心理學榮譽學士,首年每個課程可招收六十位學生。該校自去年起使用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在石硤尾的校址。
至於籌建工作,他說預計於本年稍後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並與教會及基督教組織合作收生,期望籌募二億元以維持首幾年的日常運作。
分享會上,該校工商管理學位課程榮譽顧問梁偉強博士說,良師能幫助學生蛻變,他期望宏恩能夠讓未能透過公開試入讀大學的青年繼續升學,藉著良師帶引去提升自己。
談到基督宗教團體籌辦私立大學,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譚偉倫教授十一月二十日對本報說,基督宗教團體透過大學服務青年的遠景值得支持,惟辦學團體可選擇不同方式去實踐教育使命。
天主教徒譚偉倫教授說,教會團體須回應社會需要去提供教育:「有指香港側重金融,大學亦偏向職業導向,籌建中的耶穌會大學則推廣博雅教育,香港較少這類大學。」他說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則順著本身發展,整合資源發展大學。
他指籌建大學成本龐大,宗教團體若想貢獻大學教育,例如可以與現有大學合作,透過書院方式提供課程,既可實踐宗教教育理念,亦可以善用現有資源。「大學是面向公眾,重視人的提升。」他說教會團體本身有神學培育機構,可檢視現有培育途徑,再為其籌辦的學院定位。(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