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天校長李寶雄榮休

刊登日期
2014.08.08

(本報訊)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校長李寶雄服務該校二十四年,於本學年完結後正式榮休。他喜見學生不受校園空間狹小的阻礙,在運動方面屢建佳績,同時發揮校訓「望、救」精神。

李寶雄中學就讀九龍華仁書院,後於香港大學修讀語文,首份教職在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任教英文、倫理及宗教科。一九九○年,出任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簡稱「彩天」)擔任校長。

彩天是男校,校舍狹小,現有校舍面積只有三千平方米,卻容納了八百多名男生,除課室以外,學生可活動的範圍只有一個未達標準的籃球場,他一直希望可以遷校,讓學生有更多學習空間。但即使如此,仍然無損學生在運動方面的成就。

教區中學聯校運動會(聯運會)於一九六九年設立以來,彩天學生便參與其中,在聯運會男子團體總成績上,一直名列三甲以內;歷屆學生亦有好成績,曾有學生打破標槍、跳遠等香港紀錄。

他讀書時也熱愛運動,田徑、板球、排球、足球、游泳等均有涉獵。成為彩天校長後,他看到校際田徑賽跌至第二組別,遂與體育科教師合作,重新分配田徑隊的資源,以培訓學生的田徑潛能,兩年後該校田徑隊升至第一組別至今。

李寶雄注重田徑運動,皆因他肯定田徑可鍛鍊青年的毅力和團體感,「體育精神很重要,雖然只是跑、跳的訓練,但其實包含了意志力的訓練,培育出這精神後,學生能從生活中彰顯出來。」即使並非每個學生都落場作賽,他仍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凝聚團結精神。

為鼓勵學生學習,以及表揚取得優良成績的學生,學校每年會向校際比賽得獎學生頒發獎學金。

「望.救」為訓 服務社群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的校訓「望.救」,意思是「希望與救贖」,李寶雄說,期望學生從生活中明白校訓的意義,他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照顧困難的弱小者,使他們在困境中懷有希望。

讓他有深刻印象的,是該校學生曾為居住在彩虹邨的信徒王均祥推出傳記。王均祥天生患有玻璃骨症,學生從訪問中了解他的生命歷程,即使他現在已離世,但學生能從中明白生命的寶貴。

教師育人本已是最大的貢獻,李校長榮休前夕,則更捐贈五十萬港元予彩天成立「恩慈之年學生活動基金」,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參與體驗活動,他說這是他小小一點心意,適逢明年慶祝創校五十年,希望基金能幫助學生發展潛能,他說:「即使校舍雖小,但我希望讓學生知道有人支持和愛護他們。」(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