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主教書院新學年

刊登日期
2014.09.19

(本報訊)高主教書院新學年為中一生推行小班教學,該校校長指出,學生在固定的課室及互動教學下,有助提升教學。

這學年九月開始,該校逾一百三十名中一新生,由過往的四班轉為五班,每班三十四人減至二十七人,每班設有兩名班主任,所有科目均以小班教學。

校長盧詠琴九月八日對本報說,學校在上學年向教師及各持份者諮詢小班教學的可行性,本學年正式實行,計劃在下學年延伸至中二級,期望六年後全校推行小班教學。

此外,為實行小班教學,學校已增聘三名中文科及英文科教師,課程方面亦作出調適,如加設晨早閱讀計劃。盧詠琴指小班教學減低師生比例,加上每班分為五組,有助提升教學。

至於師資培訓方面,校方上學年邀請了香港大學的教授為教師提供培訓,她解釋:「須培訓教師如何以多角度帶領學生探討課題,引導學生作多討論、多回應的互動教學。」

盧指學校在上學年起已為小班教學籌款,預計三個學年的支出約需四百萬港元。

副校長李揚真博士負責學生支援,他於上學年為中一級地理科試行「翻轉課堂」學習。他解釋,先為學生準備學習影片回家觀看,以掌握基本知識,然後在課堂上深入探討,教師會引導學生討論,共同研習艱深課題,既加強學生的主動及互動,又燃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負責課程發展的副校長談國軒表示,除中一級推動小班教學外,其他級別的學生也會按科目需要提供互動教學。

此外,學校於新學年起,中一級的「經濟與公共事務科」會以「生活與社會課程」取代,以配合高中通識科,並由教育局作校本支援。談國軒指出,新課程在小班教學的配合下,有助學生擴闊知識層面、加強共通能力。

對於中學推行小班教學,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中心」總監陳錦榮博士九月十一日向本報說,他贊同學校在初中起推行小班教學,並認為有助配合政府的小學小班教學政策;他指政府於二〇〇九年實施小班教學後,本學年已推至小六級,在中學實行小班教學有助學生適應升中後的生活。

陳錦榮指過去美國、英國等地曾公布小班教學的調查,證實小班教學能增加學習效益,學生學業成績亦有進步,但鑑於目前教育局未有支援中學小班教學,校方須籌措額外資金,並自行規劃,為教師提供培訓及支援小班教學。(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