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諾撒培德書院

刊登日期
2016.12.30

(本報訊)嘉諾撒培德書院舉辦環保嘉年華,透過以物易物向南區居民傳遞循環再用的環保信息,鼓勵物盡其用, 推廣分享文化,學生亦透過服務社區關心社群,秉承校訓「立己立人,愛主愛世」。

該校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十六及十七日舉辦「綠滿培德齊送暖」嘉年華會,邀請全校師生及區內人士參與。校方早前於鄰近的嘉諾撒培德學校、香港仔海濱公園及鴨脷洲邨設立舊物回收街站,準備於嘉年華會上進行以物易物行動。

回收二手物品包括玩具、衣物、小型家電和家品、食物、書籍及文具,捐贈者獲得「以物易物」換領卡,持卡者可於嘉年華會當天到「以物易物區」揀選心儀物品。至於未有參與捐贈物品的基層人士和長者也可獲贈換領卡,或參與不同攤位或工作坊取得換領卡, 兒童則獲得書券揀選圖書。

校方期望透過轉贈物品以延續物品的價值,同時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負責活動統籌的教師趙夢欣說:「學生於籌辦過程中走到社區,幫助有需要的基層家庭及長者。」

她表示,活動由學生會及培德義工隊籌備,嘉年華會設多個環保為題的工作坊和表演,包括有機種植;以舊報紙製作紙糊立體創作;製作環保護膚品及環保清潔劑等。

培德義工隊負責教師張健指出,好些環保工作坊由義工隊學生提供,他們過去也曾為長者提供適合課程,如學生向長者傳遞家居環保資訊,達到長幼共融。義工隊成員、中五生梁嘉蔚在嘉年華會教授自製護膚品,她指透過活動讓她能與坊眾打開話題,「就如我參與長者服務時,也會聆聽長者的人生道理」。

鼓勵以物易物
推廣分享文化

校長黃少玲稱,在節日前辦嘉年華會,可以灌輸分享文化。該校外事部統籌主任陳立宜指出,學校過去兩年發展「社區學校」,期望學生在學術以外多參與社區活動,主動關注弱勢社群,他指透過建立社區學校,為坊眾提供活動, 聯繫社區,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區內人士以了解其生活需要。

南區不少長者因行動不便甚少外出,故陳立宜認為「嘉年華會可吸引長者參與,為他們送暖」,學生同時可以藉著這平台展現才藝,與眾同樂。

學生會宣傳幹事中五生陳慧欣負責到南區各商舖、學校、小巴等宣傳活動,並擺設街站,邀請坊眾捐贈物品。她表示,要游說商戶在店舖內貼上活動海報並不容易,設街站時又須主動與途人交談,但亦有「善心者早上接到宣傳單張,下午便捐出從家中找來的物資」。

環保嘉年華獲南區區議會資助四萬港元,學生會會長中五生周宣喬有份向區議會申請撥款,並向區議員講述活動意義及交流服務社區的方向。她說自己為能代表學校並獲悉批出撥款而喜悅。(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