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進行社書籍 配合節期推動閱讀風氣

期數
3809
刊登日期
2017.02.1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2 月 19 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本報訊)四旬期將至,也是信徒透過閱讀深化信仰的良機。有教會書店主管指出,信仰書籍的普及取決於教會培育風氣;而深入淺出介紹信仰的書籍需求甚殷,有待更多作者填補這培育空間。

公教進行社總經理鄭詠儀一月二十六日對本報說,不少信徒透過閱讀去充實信仰,故此教會節期如剛過去的聖誕節,及培育重點如本地教會所翻譯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文件等,均能帶動相關書籍的銷路。

鄭詠儀強調,教會書店不囿於穩定銷路而只售賣教會文件、禮儀書、教科書、靈修書,也會因應教會牧民重點而推廣新書,早前便有由「惜身文化」所出版的《純潔的愛》,藉此推動身體神學,分享家庭價值;未來的推廣亦會配合本地教會的家庭牧民重點。

談到培育氣氛,她指隨著本地神學培育普及,如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開辦普及神學課程等,都能鼓勵更多教徒看書,從而帶動了神學工具書的銷量。

去歲新聖人書暢銷

另外,鄭表示「聖人書籍於封聖前多暢銷,德蘭修女封聖便促使教友買更多相關的書」。目前坊間若銷售逾二千本便被視為暢銷書──鄭氏指德蘭修女的金句書賣得二千四百本,而講述修女生平的小品《愛心小水滴》共售出一千四百本初版及再版。

談到本年機遇, 她預計聞道出版社的《法蒂瑪聖母顯現一百週年》(法蒂瑪或譯花地瑪)等跟花地瑪聖母有關書籍亦會因慶典而帶動閱讀。

代父母贈書予新教友

此外,全港慕道者將於四月的復活節中領受入門聖事,鄭詠儀指每年不少代父母都會贈書予新教友,以履行培育責任;其中《每日聖言》以日曆形式每天帶出靈修意義,成為「實用禮物」,每年平均賣出二千本。

她指深入淺出且輕鬆有趣的書籍亦非常渴市, 如《吳新豪神父80 個幽默笑話》,以及坊間出版社就夏其龍神父講座內容撮成的《了解天主教》;此外,市面少有而又針對病人牧靈需要的《聖本肋格靈——癌症病人主保:為重病者祈禱》一書亦很受歡迎。

鄭詠儀說,客人每次到書局不一定買書,惟公教進行社樂於繼續成為滋養心靈之所,讓讀者培養歸屬感。(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