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莊月明中學巡迴藝展 美化社區 分享學生所想
刊登日期
2017.04.14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於三、四月內的多個星期六舉行南區巡迴藝展,讓學生展示成長的歷程,也讓藝術色彩美化社區。
巡迴藝展主要展出四十多幀該校文憑試考生的畫作,主題為「絢放」。教師冼劍茵在該校教授視覺藝術多年,最令她感動的,是這學科讓好些學生找到自己的天分,從而成長過來,令人刮目相看。
現為學校擔任視藝科主任的她表示,該校在開設預科班時已開辦視藝科,而且是區內少數開設此科的學校,因此吸引了區內許多青年入讀。這回為了突顯學生的成長,冼劍茵特意請她的學生把請柬交到他們的家人或老師手中,邀請他們前來見證自己的成長。結果,在第一場的展覽中, 有學生邀得他的小學老師,亦有學生邀得他的父親捧場;此舉亦吸引了報界的採訪,教師、家長、學生以畫作為背景,在鏡頭前將創作意念和成長歷程娓娓道來,場面溫馨。
發放色彩 展現天賦
展覽首站三月十八日在香港仔海旁進行,第二站三月廿六日在華富邨商場平台展出。兩場展覽都有不少路人和居民駐足觀賞,中西人士,或老或少,都對作品感到興趣;展覽著實增加了區內的藝術色彩,令這個樸素的社區點染著文藝氣息。
第三站於四月一日在石排灣邨碧園樓側露天廣場,最後的第四站將於四月二十二日在學校校園(港島華富邨華富道五十三號)進行, 讓社區人士見證該校學生的成長, 感受社區的藝術氛圍。
是次主題取名「絢放」,有三層意義。為展覽題名的校長彭耀鈞表示,「絢」是色彩華麗的意思, 學生們的畫作風格,用色鮮豔,發放色彩,這是第一層意思;將這些彩色作品在社區展覽,開放給坊眾欣賞,是第二層意思;而學生們才華橫溢, 展覽盡現他們內心的情意、優質的天賦、成長的美善,便是第三層意思,也是本展覽最能動人的地方。(教)
四月二十二日(週六)校園舉行巡迴藝展,朝九晚五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