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仁校友會議美國閉幕 鼓勵舊生延續服務精神

刊登日期
2017.08.18

(本報訊)香港華仁書院和九龍華仁書院的成員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前往美國三藩市,參與「全球華仁校友國際會議」。

是次會議以「從服務燃起華仁學生的人生旅程」(Setting the world on fire: Service as the fuel of Wahyanites’ life journey)為題。

於七月二十二日在三藩市大學的講座上,逾一百多位來自不同地方的華仁校友出席,與會者來自香港、澳洲,以至美國和加拿大的不同城市。講者包括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主任余安道神父(Antoni Ucerler), 其講題為「利瑪竇的耶穌會傳統:喚起中國和世界『服務他人』」;兩所華仁書院駐校心理學家朱可達博士談「華仁的浪漫」。

會上亦有講者分享社會創業與行動價值觀;播放耶穌會在香港九十年的影片;而七月二十二日的晚宴有多位舊生出席。參加者有五十年代畢業和六十年代畢業的舊生,亦有將於明年才畢業的學生等。

聯繫舊生延續華仁精神

會議期間由前任校監、耶穌會的狄恆神父(A. Deignan),與前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谷紀賢神父(Sean Coghlan)透過視像會議跟參加者會面,與舊生分享兩校現況及發展。

據《星島日報》報導,視像會議亦探討有關香港華仁書院擬轉直資等議題;出席會議的九龍華仁書院校長鍾衛良會上指出,華仁書院由耶穌會創辦,透過會議能聯繫各地校友,彼此扶持,共同發揮華仁服務他人的精神。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蘇英麟博士有見歷屆舊生與現任學生相聚,感受耶穌會辦學的服務精神而感到鼓舞。他表示是次相聚,既是尋根,也延續服務世界的心。

華仁校友於會上分享畢業後的發展、個人路向,以及各行業的近況, 他們又論及如何透過職業去服務人群,以活出耶穌會的辦學使命。

身兼香港華仁書院和九龍華仁書院校監的周守仁神父會上的講稿提到華仁書院的持份者,包括教職員、學生、家長等須秉持耶穌會的傳統與價值,善用昔日在學校所學,在自身的崗位上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達到服務他人的理想。

首屆華仁校友國際會議於一九八八年在香港舉行,至今已舉辦至十五屆,下一屆會議將於二○一九年香港華仁書院創校一百周年之際, 在香港舉行。(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