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人士牧民中心 舉辦照顧者靈修日

期數
3854
刊登日期
2017.12.29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31 日 聖家節

(本報訊)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十一月三十日為殘障人士家長及照顧者舉辦靈修日,主題為「快樂情緒模式」,旨在讓參加者在疲累的照顧生涯中歇息,一起分享扶持並親近天主,藉以重新得到力量去履行使命。

該活動假將軍澳聖安德肋堂舉行,是次靈修日神師、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屈淑美修女於演講中指出,家長及照顧者遇到困難時,情緒較易受到牽動,故此需要學習靜心,以及透過默想、祈禱及靈修,以正視內心的需要與情緒。

屈淑美修女說,與其宣洩情緒,家長及照顧者倒不如按部就班思考解決方式,以及仰賴天主的助佑。

屈修女說,照顧者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自其兒時經歷所形成的價值觀與性格,她引述美國嚴規熙篤會基廷神父(Thomas Keating)對培養快樂的看法,稱兒時不安或失去安全感,會影響長大後的情緒發展,而兒時情緒受忽略,長大後的自尊感亦會受影響,故此每個人都要適當放下過去和認清目前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照顧者在困難中成長

修女隨後帶領參加者默想祈禱,鼓勵他們透過天主的恩寵去治愈昔日的傷害。她並鼓勵參加者建立健康的興趣與生活習慣去應付照顧所帶來的壓力。

分享環節上,參加者、信和光團體成員唐嘉麗分享她照顧智力有困難女兒的經驗,她指在過程中獲得力量與智慧: 「為了幫助女兒,我需要尋求很多專家幫忙。這過程我獲得勇氣、忍耐、知識。自女兒出生後,我變得更堅強。」

唐嘉麗指最大的喜樂來自女兒情況改善:從避開陌生人,到現在懂得跟人打招呼。

另一參加者文添安育有一位患上自閉症的兒子,他稱兒子常執著於某些事情上,如參與彌撒硬要坐某個座位;雖然兒子有表達問題,但即使遇上雨天,也提醒他上教堂。文說兒子讓他經驗不一樣的生活, 從而學習自得其樂及跳出世俗價值的束縛。

靈修日結束前的彌撒由林祖明副主教主禮。(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