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大學合編運動教材 提升自閉症學童身心發展
(本報訊)由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及香港浸會大學聯合編製運動教材,以針對自閉症學童需要。結果發現,學童在接受運動訓練後,家長普遍認為他們無論在體能、聽從指令、社交語言能力和專注能力均有顯著進步。
專為自閉症學童而設的《自閉症譜系兒童多元化綜合帶氧運動訓練導師指導手冊》教材於二月三日舉辦發布會,教材分為幼稚園及小學階段兩部份,針對自閉症學童的獨特需要設計,按照學童的不同能力設計出不同學習階段、富趣味性的帶氧活動訓練項目。
整個訓練計劃透過小組形式以不同階段進行,全程以帶氧運動為主線,首階段注重教練與學員的互相認識;第二階段注重體能基礎練習;第三階段注重提高運動強度的進階練習; 最後階段則注重學童間或與導師之間的互動練習。訓練內容會根據學童個別情況作出微調。
目前,幼稚園階段的《指導手冊》在兩所特殊幼兒中心以及香港小童群益會屬下的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導師培訓試驗的合辦機構)內試用,涉及六十五名自閉症學童。
臨床結果顯示,學童在接受運動訓練後,無論在體能、聽從指令、社交語言能力、和專注能力也有正面的轉變。
有份參與設計的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余頌華博士表示,計劃以帶氧運動為基礎,配合較全面的體能訓練,應用在自閉症學童可切合其活動能力較差的需要,希望能提升他們的活動能力。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科陳鳳英臨床副教授指出, 上述手冊經過先導計劃和導師培訓計劃兩個不同階段的證實,證實體能訓練在社交、專注、語言及體能各方面對自閉症兒童有效用。她表示團隊正研究協助全港不同年齡的自閉症兒童。
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黃緯立博士說:「過去針對自閉症患者的輔導著重提及他們的障礙。是次計劃能讓我們透過有系統的運動訓練,去發掘自閉症患者的運動細胞,讓他們有良好的身心發展,更有機會達至專業水平。」(教)
‧ 資料取自香港教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