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溫曉霖復活節領洗 慕道團成為修和的橋樑
(本報特稿)本年復活節領洗的德貞女子中學中六生溫曉霖,在妥善心靈、準備聖週接受洗禮的同時,亦要面對人生首個公開試,她說信仰令她多祈禱,學習交託,「只要盡力做好本份, 其他的事交給天主罷」!
慕道固然可幫助當事人認識信仰,原來在溫曉霖身上,也成為她與好朋友修和的契機。中四時,她相約好友日後一起慕道,想不到中五那年因競選學生會出現誤會,兩人變得不和。「中四那年暑假,我和她各自籌備學生會內閣,卻因網上謠言而出現誤會⋯⋯最後由她擔任主席的內閣當選。往後誤解仍未冰釋,我們碰面時也感尷尬」。
令二人修和的契機,是溫曉霖看到校內慕道團招生的通告,她想起昔日相約過好友一起慕道,於是問對方還會否一起上慕道團,「我倆也不想因競選的誤會而了斷友誼。因著慕道,我們才得以修和」。
領洗前,原來她信仰上也遭遇小風波。升中六時,那位好友要赴海外升學;當她邀請中三班主任當代母時,班主任卻應承了另一候洗者當代母,那時她想過暫緩領洗,反而是好友勸她要珍惜機會,「好友說信仰是一生的,別為小事猶豫,又指她因升學已失去慕道機會,也不希望我也如此」。
老師關心激發學習
溫曉霖本年三月中開始應付中學文憑試,她中一曾考獲全級頭三名,中二因輕視學業而成績倒退,到中三遇上信徒班主任改變她—— 讓她學會朝向目標發展:「班主任關心我,鼓勵我繼續發奮學習,又以不同方法教授英語,增加我的學習興趣。」中三下學期,她全級第二名。
自此那位老師成為她的學習對象,也影響她認識信仰,「日後希望能跟她一樣,成為英文老師,我也要學習她爽朗和關懷別人的性格。她關心我,令我學懂信任自己的能力」。
過去溫曉霖十分著緊學業,讀書壓力有時令她難以放鬆,慕道教她學習交託;慕道導師不時鼓勵她以祈禱去釋懷心中的不安。
訪問當天在學校祈禱室進行,原來這裡正是溫曉霖中一時的課室,「這裡讓我認識了許多同學,也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長處和價值,遇到好老師了解我的需要,並鼓勵我使我做得更好」。回想六年的校園生活,她慶幸能認識信仰,也能找到自己志願—— 要當上英文教師而感恩。
修女校牧著重宗教培育
德貞女子中學七年前在校牧丘淑儀修女建議下開始慕道團,丘修女深信學校是培育學生信仰的園地。修女小六時在學校聽道理,升中卻派到非教會學校而停了,「我一直渴望能領洗卻沒有渠道,輾轉多年後才信教,我向天主說:無論我到哪裡,慕道班便開到哪裡」。
該校的慕道團與所屬堂區聖老楞佐堂聯繫, 鼓勵學生領洗後在堂區延續信仰,部份信徒學生加入該堂青年組;五年前學校設置祈禱室,為學生提供祈禱空間;本學年增設宗教週,營造校園信仰氛圍等。
教區設立「青年年」,丘修女認為應關注學生成長,「面對現今家庭支援薄弱,教師和同工更要以愛關心學生」。她說若然青年的心靈仍未安頓,學習也難以專注,故此關顧其心靈需要很重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