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高者德】「希望」的價值

刊登日期
2020.03.20
作者
劉煒堅

「希望」是一個複雜的觀念。我先從機率及心理的層次去作理解。機率的層次:我們可從或然率(probability)的角度去看。「0」表示事情發生的機會是「0」,即不會出現。「1」表示事情發生的機會是「1」,即一定會發生。若機會是「0」,我們會稱之為絕望。若機會是接近「1」,我們會稱之為期望(例:我期望會完成這篇文章)。希望是在絕望與期望之間。

從心理的層次來看,希望是我們在心裡永遠存有的一個美好願望。希望會否實現,重點是先要有希望,因為人是有能動性,有希望就會引發盼望(用眼) 及企望(用腳)的動力。希望激使我們發揮動力去實現這個希望。

基督信徒對「希望」有另一種理解。聖保祿宗徒在羅馬書給「希望」下的定義是「信心的盼望」。「因為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所希望的若已看見,就不是希望了;那有人還希望所見的事物呢?但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 必須堅忍等待。」(羅八24 — 25 ) 

丹麥神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 指出「盼望」是對可能發生事物(希望)的一種熱情。

基督教倫理神學家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曾給一位代子寫了十六封信(每年一封),分別探討良善、誠實、盼望等美德。信件結集成《美德摩天輪: 教父給教子的十六封信》(The Character of Virtue: Letters to Godson)。他在代子五周歲時寫的一封信是「盼望」。他告訴代子「盼望」是人最自然的美德。人生沒有「盼望」就根本活不下去。他引用羅馬書第五章一至五節去解說這道理。「盼望」是美德,因為「盼望」讓我們能察覺一個事實,上主是世界的創造者;讓我們相信我們是可以渴求美好的事物。如羅馬書中的提示, 要學會忍耐,因忍耐會生老練,老練則生「盼望」。有「盼望」,我們可以去面對困難,用創意去應對難關。對一般人來說,當身處美好的境況時,他們會將「盼望」的熱情拋諸腦後,以為一切事情都能掌控;但當面對艱難的環境時,他們就會失去熱情,活得毫不起勁。作為信徒,上主的子女,我們對希望的信心是建立在主耶穌對我們的應許:祂天天必與我們同在。無論是順境或逆境,都能「盼望」有完美的結局。

聖神修院神哲學教授葉慶華神父在多年前的天主教學校教師日(對「希望」的一點反思講詞(2005))告訴在場的教育工作者,希望是透過「集體感染」而來的。他分享了一位老師的家人的故事,指出希望是來自友愛共融的關係:朋友之間、夫婦之間、人與天主之間。作教育工作的人,要對學生滿懷希望:「因為你們,我看到希望」、「我在你們身上看到希望」、「我們對你們有希望」。

教育工作能感染他人, 因為教育工作者都是曾被有「希望」的人感染;也是曾經努力付出汗水,去實現所希望的事的人。論及「希望」的歌曲有很多, 我喜歡的是電影《人狼戀 Nazareno Cruz y el lobo(The Love of the Wolf)》的主題歌曲《當一個嬰孩誕生》(When A Child Is Born)。歌曲中有一段獨白,我把翻譯為中文的獨白做了二次創作,如下:「⋯⋯ 這些事情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都在等待,等待一個孩子,是優秀還是平庸?沒有人知道。但孩子會在香港長大,他的淚水會化為歡笑。內心的憎恨會化成為愛,學會以平和面對困境。使香港成為可愛之家,悲傷與困難將被遺忘,永遠被遺忘。那是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 香港國際教賢學院供稿作者劉煒堅為學院議會主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