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黑癲鵝先生

期數
3520
刊登日期
2011.08.04
作者
葉寶林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8 月 07 日

「為甚麼不約我外出看電影,神父都要平衡心理嘛!堂區青年不是有責任照顧神父嗎?」這番黑色幽默的說話讓我認識電影中的「黑癲鵝先生」。

占基利的電影大多給人抱腹大笑的印象,不過,這次黑癲鵝先生瘋癲起來也很正經。電影故事改編自 Richard Atwater 與 Florence Atwater1938 年所著作的同名讀物 Mr. Popper's Penguins。其中描寫波特先生(占基利飾演)的父親是一名探險家,時常縱橫四海,波特先生從小與父聚少離多,小時候的他常守候於無線電接受器旁,藉此與父親保持聯絡,但隨歲月流逝,父親的音訊也逐漸遞減至零,而小小的波特先生已習慣沒有父親的日子,他後來成了一位知名的地產經紀,專以古靈精怪的推銷手法收購物業。很不幸的是中年的波特先生家庭生活也不美滿,既與妻子離異,他的子女與孩童時的他一樣,父親的關注欠奉,波特先生只是獨個兒享受於個人的複式大宅,同時全心提升業績,希望身為公司股東。

一天,波特先生接獲父親的死訊,但他對這陌生人離逝已無半點感覺。原來父親去世前把既反斗而通曉人情的六隻企鵝寄給他作禮物,牠們把波特先生的個人天堂弄得一團糟,不過,牠們的出現卻讓波特先生逐步重拾與妻兒的緣分,他其後重新調整人生方向,一改不懂溫情的一面,且意想不到地找回他與父親的珍貴回憶。個人認為電影最動人的一幕是某半夜中,波特先生喚醒兩子女,一起觀看小企鵝破殼而出的過程,那時波特先生抱著子女深情地說,這讓他很回味子女的出生,他剖白醒覺過去錯失太多家庭的重要時刻。

「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思慮吃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思慮穿甚麼,因為生命貴於食物,身體貴於衣服。」(路十二22—23)天主教信仰所說的生命不是甚麼五星級的生活享受,更不是某電影情節中那種不死、不滅、長生不老的肉身,更不是物質上那種多采多姿的一面,信仰所指的生命其實是包含天、地、人的關係,再沒有甚麼比這一切更為珍貴。如果一切的「擁有」只停留於所謂甚麼的「堆積」,那麼我們只是生活在為堆積或追逐新玩意的牢獄,又或者我們的人生便是不斷為追逐和堆積而生活。即使一櫃名牌服飾,如果到頭來只是為穿給自己看;即使排隊購得 IPAD2,如果到頭來也只是為方便自己在地鐵中看電影,那一切又意義何在呢?「你們看看百合花,是怎樣生長的:它們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路十二27)這話不單提醒我們天主的眷顧,更重要是呼籲「你們看看」。電腦需要有記憶體才可以進行運作,不斷更新程式,同樣充實、快樂的人生需要記憶,不錯失珍貴的回憶我們才知道如何向前看,進一步發現未來對我們的意義,而保留記憶的大前題需要一份的關注和欣賞,這也是個人認為波特先生給我們的信息。

早幾年前,臨近退休的父母曾想把居住三十多年舊樓出售,以備積蓄退休,但最後他們覺得那裏實在保留了我們四兄妹的成長回憶,所以打消了念頭,不過,很可惜,後來又因為白蟻為患,不得不把全屋重新裝修。話雖如此,今天當我重臨舊地時,我們總不其然聯想昔日的家具陳設,彷彿一切仍歷歷在目。

如果你們這刻對人生或信仰生活缺乏方向,請大家不妨也回望過去,使自己可以放下一切重新出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