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是霍金》看融合教育

期數
3523
刊登日期
2011.08.26
作者
小 糕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8 月 28 日

有人甫出娘胎便患上先天性的病患,自閉症是其中一種,外人難以想像這個病對患者及家人所帶來無時無刻的壓力及困難。有劇團以戲劇,幽默地透視自閉症患者與其家人的內心世界。

八月中,我在香港文化中心看了由「創驗劇場」所製作的戲劇《我不是霍金》。故事主人翁「阿昕」有個患自閉症的妹妹。為了照顧妹妹, 阿昕立志做社工,終於在一所服務自閉症學童的中心工作,她以為以自己專業的知識,定能幫助妹妹及其他患者。

阿昕每天在中心與其他自閉症學童角力,更面對職場上的其他困擾;父母和她為了妹妹要放棄許多夢想:父母不能再去旅行;阿昕為了看顧妹妹,甚至錯失了美好姻緣,但仍然無法與妹妹溝通,彷彿整個家庭也跟著妹妹一起「自閉」起來。

幸好,阿昕終於明白每件事都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她慢慢找到工作及家庭的平衡點,重新揭開妹妹的獨特世界……

劇中反映自閉症人士其實有自己的小天地,儘管他們對人不甚理睬,只愛做自己喜歡的事,如阿昕的妹妹獨愛紅色,她的衣服、鞋子甚至玩具也是紅色的;阿昕的其中一名學生只愛海洋世界,便終日找尋與海洋生物相關的資料;此外,原來不少自閉症人士有強烈的數字觸角,如一紮色彩斑斕的顏色筆,若遺失了一枝,他們一看便馬上知曉,若找不到,會因不懂表達而會亂發脾氣。

回看現實生活,政府推行「融合教育」已有十四年,本意是為患有殘障、智障、自閉症、讀寫障礙等學童能在主流學校就讀,學生或在小學已有機會接觸患有自閉症的同學,但效果似乎不大明顯,有關學校、老師及學生對這些障礙學童又是否有真正的理解和關心?這套劇令我多了解自閉症人士的世界,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發展障礙,這或與腦部功能異常有關,他們外表與常人無異,但卻出現人際關係、語言及行為等障礙。若大家能多走一步,認識及接觸這弱勢的一群,並以同理心看待他們,社會才能真正地走向共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