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孩子也要學含忍

期數
3525
刊登日期
2011.09.09
作者
文文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9 月 11 日

香港今代的父母、祖父母大都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長,都經過艱辛奮鬥,捱過鹹苦。所以大多數的心態是:「我們受夠了,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可是,這一來就培養出今日的公主和王子,他們都慣於被服侍,想的就得到,甚至多於自己所需要的,一床毛毛公仔、一櫃子玩具還不滿足,凡新面世的、自己未有的,就要父母買來滿足自己,但對所擁有的東西,一點也不珍惜,起居飲食衣著床鋪,全倚賴父母、傭人來照顧,他們都患上了公主病、王子病,沒有支援就生存不了,太可惜!

我特愛大陸窮鄉的孩子,他們跟父母一起捱窮,承擔?人生的苦難,毫不埋怨,卻自知必須支持父母,努力奮鬥才能生存。收到舊衣破玩具,愛不釋手,肯穿肯玩;甚至跟隨殘廢的父母,街頭乞食也樂此不疲。我們本?天主的悲憫,去接觸這些窮困家庭,支援這些孩子背起書包上學校,因為他們有受教育的權利。在窮鄉中我們的扶貧助學工作受到肯定,每年都收到不少申請信,要求協助孩子入學。我們組成團隊去調查,優先選擇最急需的,就在當地辦助養助學手續;然後,約定一個日子去接孩子到兒童院撫養栽培,希望他日成有用之才,等待他們長大學成就歸還父母。每年暑假都會送孩子回家一個月,讓他們與父母團聚,度家庭生活,並培養父母子女親情。因為每年只一次收納新孩子,所以一切準備好的孩子和父母,一大清早就期待著我們的到來。

那一年,我領隊去收容十多個孩子,中午十二時許就到達火車站,孩子們與父母依依惜別,共有十三個由五歲至十歲的小朋友跟隨我到兒童院受教育。可惜,我排隊買到的火車票只是後補票,沒有座位,而下一班火車要相隔五小時才到達。我惟有硬?頭皮買下車票,並向小朋友表明這一程車需要六小時才到目的地,且沒有座位,大家要一起捱苦才到兒童院。買了糕點飲料就上火車。瞥見他們與父母話別,我很感動。孩子真了不起,時候到了就與父母揮手道別,一點也沒有糾纏。

上到火車,我們就站在座位旁和洗手間通道。開車不久,幾位好心人把孩子抱到他們中間的位置,這短短六小時車程,讓我看到人間有情,在下車前半小時,我才發現一個小女孩瑟縮蹲在洗手間前的通道旁,細看下才知她在打顫,我十分憐愛地問她,她卻沉默不應,一個在她身旁、較年長的孩子告訴我:「她的背很疼,她哭了很久。」我輕柔地扶起她,抹去她臉上的淚水,告訴她一切我都會幫助,叫她不要怕;她轉過身來,讓我揭開衣服,馬上嚇了我一把汗,三四條紅腫細水珠泡在背上橫列?,我知道這是俗稱的「生蛇」,就是神經末梢炎,一條也疼得很,現有三、四條,怎樣忍過來!回院後馬上抱她去醫院,當值醫生叫我找土醫,我也即刻去了,那農民土醫也對小女孩的忍耐力嘖嘖稱奇。一星期後小女孩痊愈了,我又憐又愛的探問她為何病也要跟我上路。她十分肯定的回答:「我要讀書,怎樣疼痛我也要忍受,爸媽對我說除了這次機會,我就一生都沒有希望讀書了,所以我得忍耐!」

家窮的孩子們有耐力、有志氣,他們可以承擔辛勞和痛苦,只要他們肯定父母已盡力愛護他們,孩子也有能力為父母分憂、為前途努力。所以,千萬別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給他們分擔我們的辛勞的機會,即是「再富也要『窮』孩子」,給孩子適當的鍛鍊機會,才算是好父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