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

期數
3528
刊登日期
2011.09.30
作者
蕭綺熙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02 日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愈接近十月十日,便愈多人——尤其是學生——參與正委舉辦的「辛亥革命導賞團」。筆者曾以參加者身份加入導賞,亦曾作導賞員作部分解說,在此分享一點反思與觀察。

「辛亥革命」其實是怎樣的一場革命?當中的人物除了孫中山以外,還有誰?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我在香港教育制度中所提供的中國歷史教育不能找到的。重新翻開歷史,才明瞭故事的複雜性,及曾錯過了的反思空間。

革命中的「英雄」:除孫中山外,他的同儕包括楊衢雲、謝讚泰、陳少白等,還有香港的商人,其實都在是次革命中無論在思想醞釀、交流,以至財政援助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舉孫中山為國父教我們忽視了革命是要透過一連串的失敗、學習及檢討,才能成功的;而當中實在少不了許多不同人的參與和貢獻。英雄主義叫人盲目,我們應該小心。

言論得解放才能激發思潮:結社自由、言論自由、辦報自由的空間,是激發及解放思想的重要土壤。當年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辦了《中國日報》,又長年在報社開會議事、策劃變革,才有機會促成革命。他們甚至能夠討論哪一種政治制度,包括「聯邦共和」、「君主立憲」等,適用於中國,難道這種不是愛國的表現?為甚麼現在所談的愛國,會變為打壓言論自由的理由?

暴力手段是否最佳選擇:革命黨人包括孫中山在內,其實進行著一場非常血腥的革命,當中有許多人被暗殺、捕殺,暴力元素在革命黨和執政者陣營中都找得到。以暴易暴似乎帶來更大的傷害,只會令之後建立的政權更獨裁!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蘇聯解體時,最擔心的也就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東歐國家,能否和平地自處及共處下去。他提出這種關注,就是明白越高壓的政權令人民的反撲越厲害。因此,我們應該追求「非暴力」的抗爭。

教育的意義:孫中山在港求學時期,可謂他的啟蒙時期,他接觸到的是西方的思想、多元的文化,卻並未因此選擇盲從西方價值,而是獨立思考,如何與志同道合之士,救國救民。要有具備質素的國民,就要有質素的教育環境,才可以啟蒙人、促進思考,並讓思想接近的人走在一起,這不是把愛黨與愛國、愛國與閉嘴不批評混為一談的「國民教育」所能達致的果效。

以更立體的方法重塑革命歷史後,反觀今日香港社會,政治及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就如革命時期般多和繁複,而同時我們有感言論空間在收窄、財團與民間團體劃清界線、教育在變質。作為教友,我們應該保持警醒之心,亦該時刻提醒自己擔演著「先知」的角色,努力運用天賦才能,維繫我們一直追求的核心價值——自由、平等、公義、尊嚴與和平。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http://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