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世主堂心靈關顧工作坊

期數
3529
刊登日期
2011.10.07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09 日

屯門贖世主堂的堂區牧民議會及善別小組,於九月十八日舉辦心靈關顧工作坊,主題是「痛苦面面觀」。主講嘉賓分別是謝建泉醫生、關傑棠神父及葉慶華神父。

 

葉慶華神父先發言,他從個人經驗說起,透過與中風後的父親相處經驗,指出人們看到所愛的人受苦,原來比自己受苦更難受;而且珍惜與親人共聚的時光,對個人的價值來說是很大,這決不能以世俗的價值去計算。

 

他繼而從哲學角度看痛苦,指出人的身體客觀來說,構造本是一樣,但從主觀角度看,「我的身體」卻有別於其他人,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人的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使親如兄弟、知己朋友也不會知得很清楚,因為沒有第一身的感覺,所以不可能分享得到;同樣,痛苦的感覺也如是。以死亡為例,人們須孤單地去接受死亡,要獨自上路,沒有人陪同。所以那種來自恐懼的痛苦,是無可言喻的。葉神父認為基督徒可以藉信仰去面對,所以臨終前能有機會領聖體是很有意義的,讓死而復活的基督進入我們的身體,與人同在,被陪伴的人在死亡的路上就不會感到孤單。所以彌撒中「願主與我們同在」這話為我們來說是一個祝福。

 

他更引用若望福音第九章胎生瞎子的故事——耶穌說出瞎子的痛苦,並不是因自己犯罪,或因父母犯罪而來的,乃是為要彰顯天主的光榮,他遂以行動(治愈瞎子)去消除世人對痛苦的誤解。另一例子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也是以行動去彰顯天主對人類的愛。從這個角度去看,痛苦與死亡就變得有意義,所以我們可以嘗試用謙遜的態度去看待痛苦與死亡。

 

關傑棠神父認為人們信的神會直接影響他們對痛苦與死亡的看法,與天主的關係有助我們處理人生的各種事情。在約伯傳中,約伯有慘痛的經歷,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他的不幸遭遇必定是犯了罪,這是舊約時代的觀念,那時的人相信賞罰必報。關神父認為人們的思維倘若停留在舊約時代的概念上,痛苦便沒有出路,反觀人們不應將天災人禍的責任推到天主那裡,痛苦不應與罪罰等同。

 

關神父舉了好幾個例子,說明生與死不由人去選擇,痛苦也因此而生;但先不要將此等痛苦的事視為天主的旨意,而將之視為生活的一部份,多祈禱,與天主的關係密切的話,可?發對痛苦有不同的詮釋,從而改變對痛苦的態度。例如天災人禍是在提醒我們要作出反思,避免重蹈覆轍。此外,我們的思維應跟隨新約時代的概念,天主其實是浪子回頭故事裡面的慈父,祂助人們過渡痛苦。

 

謝建泉醫生指出痛苦有四種,第一種是肉體的痛,這會令人的情緒受到干擾。急性的痛如牙痛較容易解決,不算很苦;慢性的痛如退化性的痛或持續性的痛才是很大的痛苦,不易解決。第二種是心靈的痛,一個四肢癱瘓的病人,護士替她洗澡時,手法十分嫻熟,當問她感受時,她無奈地說出在過程中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護士每天都對不同病人做同一的工作,感覺早就麻木了;可是為病人來說,這令他們失去人的尊嚴,引發心靈的痛。第三種是社交的痛,是病人或當事人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係出現矛盾而產生的痛。第四種是靈性的痛,是在信仰方面出現困惑時產生的痛。一位熱心服務天主的教友患上重病,她痛苦地問天主,為甚麼選中她,是試探也好是考驗也好,但為甚麼不是別人而是她?這是靈性上的痛。

 

面對這些痛苦的病人,人們最好能培養一種同理心,雖不可能全然明白他們的痛苦,但可以透過溝通,讓他們說出心中話,從而慢慢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得到別人的明白及認同,他們的痛苦也就較容易面對。此外,祈禱也是最好的方法。

 

屯門贖世主堂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