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特首選舉是一場權力遊戲

期數
3530
刊登日期
2011.10.14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16 日

有關特首選舉的新聞無日無之,早前電視訪問「疑似候選人」時,筆者的小姪女問:「姑姐,妳揀邊個?」我回應:「我同妳都無得揀,全港只有一千二百人可以選特首。」所以我們不斷只看到以下的報道:今天某政界人士表態支持甲、明天又有某大商賈表態支持乙、究竟中央屬意誰、中央有沒有勸退誰,說的盡是權謀、利益,普羅市民的聲音在是次選舉中被淹沒了、被消音了。

 

回歸十四年來,香港歷經兩位特首,基層市民生活並沒有好過,曾特首於二○○五年上任之初,本港的貧窮人口已有一百一十六萬人,但去年貧窮人口又上升至一百二十六萬人,當中有十萬人蝸居於籠屋、劏房、工廠大廈等,這全因特區政府沒有就房屋政策訂立長遠的策略,反而大幅削減公營房屋供應,令公屋建屋量由高峰期每年二萬八千個單位,減至只得一萬五千個,使「三年上公屋」的承諾淪為空話。

 

近來,樓價飆升,無殼蝸牛「上車」無望,基層市民被迫棲身於環境惡劣的居所,這與特區政府迴避復建居屋、減少公營房屋供應的政策不無關係。還有,舊區重建的政策更是明顯地向地產商傾斜,去年將強拍門檻「九降八」更是趕絕小業主,任由地產商賺到盡。市區重建的原意是令舊區居民脫離惡劣居住環境,但現實中發展商只選擇地段價值高的舊樓收購重建。小業主被收樓、強拍後,收購價根本不能買同區新樓,舊樓又變成一幢幢豪宅,最終的得益者亦是地產商。

 

香港是個富裕的城市,但可憐的是,基層市民的三餐不繼,據樂施會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本港六至十二歲兒童平均每日需要四十七元購買基本營養食物;而成人則要六十六元,但調查發現,在職貧窮家庭的平均每人每日開支只有三十元,意味他們不夠錢購買每日所需的基本營養膳食。

 

事實上,在沒有民主的情況下,這些特首候選人只為得到「有勢力人士」的支持,根本不必過問市民想要甚麼或需要甚麼,在這種小圈子選舉選出的特首,官商勾結的情況只會更嚴重。因為,今日的政治表態支持,將換來他朝的利益,而這些政、商界人士的言論和動作,明顯地流露出他們自以為正在扮演「主導」的角色,以及整個「選舉」過程並不需要市民參與。當這些人士在隔空對話的時候,市民更覺自己其實只有「旁聽」的分兒。

 

這制度和所呈現出來的現象與教會的訓導背道而馳,「參與」是天主賦予人的權利和責任,去治理大地(創一28)。「參與亦是一切民主秩序的支柱,是民主制度得以維持的主要保證之一」(《百年》通諭,46節)。可是,選舉委員會的制度剝奪了市民參與的權利,但教會認為「參與不應被限制在社會生活的某範圍,因為對人整全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因此更要鼓勵最弱小者參與,鼓勵政治領袖們的更替,以遏止隱秘利益的累積」(《教會社會訓導彙編》,189節)。為此,我們要更努力去爭取廢除小圈子選舉,使天主邀請我們共同參與建設社會這使命可以達致。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http://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