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區議會選前調查

期數
3533
刊登日期
2011.11.04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06 日

(本報訊)明愛社會工作服務部於區議會選舉前,進行兩項有關長者和少數族裔的調查,調查員呼籲候選人回應長者和少數族裔的需要。

首項活動由明愛安老服務、青少年服務和社區服務十三個單位合辦,他們與長者組成「長者議題及選舉計劃之工作小組」,十月二十五日公布有關長者對區議會候選人期望的調查結果,調查員呼籲候選人協助改善長者服務。

小組本年八月至九月,調查了二千八百多位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對醫、食、住、行四個範疇的意見,結果反映不少長者都關注醫療議題,受訪者留意到他們缺乏退休生活保障。

結果顯示,近四成長者期望公營醫療收費全面半價;食用(經濟)方面,四成長者期望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居住方面,近四成六認為應增加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名額,把輪候時間降至不多於六個月。交通方面,逾七成四長者期望每逢星期三、六、日及公眾假期的交通費不多於兩元。

長者代表梁啟經促請選舉候選人參考是次調查結果,推動社區改善長者在醫、食、住、行四方面的生活,以及幫助有不同健康和行動需要的長者。


另一方面,明愛荃灣社區中心十月三十日公布調查,稱少數族裔在區議會選舉中被忽略,他們建議多鼓勵少數族裔參與社會事務。

該中心本年七月起舉辦活動,鼓勵荃灣區少數族裔登記為選民,近期亦比較該區、中西區及灣仔這三個有較多少數族裔居住的地區的競選情況。

中心呼籲社會尊重少數族裔在選舉中的資訊權;對於本屆區議會沒有少數族裔區議員、新一屆亦甚少候選人為少數族裔,社工建議區議會選舉可考慮採用比例代表制,將全港分為十八個大選區,讓少數族裔有更多機會在部份選區贏得議席。

就著上述情況,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表示,區議會工作不應忽略弱勢社群,更要推動社會改善政策。

「少數族裔和新移民的處境有時受到忽視,區議員應推動社會共融,而非只著眼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位信徒社工說:「從基督徒角度來說,就如耶穌般看顧最弱小的羊群。」

何喜華十月三十一日對本報說,長者比例較多的社區,候選人以至區議員亦會關注他們的需要,候選人更應對社區的長遠福祉有所承擔,為長者等群體爭取更妥善的政策,敢於表達意見,尤其本屆選舉有「超級區議員,他們有機會透過功能組別晉身立法會;但即使沒有這個機制,他們也應關注政策規劃。」(鄧/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