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煉靈月設墓園接待服務

期數
3533
刊登日期
2011.11.04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06 日

教區天主教墳場委員會於十一月煉靈月,推出「生命之旅」墓園接待服務,期望信徒為亡者祈禱時,同時反思永生,亦為非信徒帶出尊重及珍惜生命的信息。

墓園接待服務於十一月每個週末及主日假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提供,由約二十名信徒組成的「墓園接待員」,為參加者講解天主教墓園的歷史和意義,一起反思生命的意義。

教區神父夏其龍早前為墓園接待員提供一系列相關培訓,他稱,「生命之旅」共有十二站,當中介紹好些墳墓主人曾對香港社會作出的貢獻,亦有碑文表揚貞節婦女,而從修會的墓園中,可了解修會對香港的貢獻。

聖彌額爾墳場有逾一百六十年歷史,專門研究天主教墳場歷史的夏神父稱,墳場內不少墓碑雖因日久失修而毀爛,可是碑上模糊的字及歲月留下的黑紋和已發黑的青苔,卻令人了解永恆的實質象徵,「墳墓是生者為亡者所設的空間,各以不同方式去思念亡者,如豎立十字架、天使或聖人像,表達天國的部份,這是以信仰表達亡者進入天國的意思。」

夏神父說:「傳統中國人靠後代去延續(家族的)生命,基督宗教不以子孫延續生命,而在上主的懷抱裡。」他表示,當遺體腐化、白骨成塵後,對亡者而言已沒有空間的需要,墓園見證著亡者由現世的生命進入另一層次的信息。

墓地有很多富有藝術色彩的雕塑,夏神父認為除了減低進場人士的恐懼外,更可藉此了解及反省生命的意義,他解釋:「離別令人感到無奈,但這是人生的必經過程,我們要學會放下,主動地捨棄,繼而再走向死亡。」

他舉出去年的菲律賓人質事件,不少人從媒體看到事件的經過出現不同感受,有人明白自己總有一天會死亡,這經驗令人重新反省捨棄、生命價值的問題,從而對死亡有所準備。

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謝建泉醫生十月時對本報說,墓園接待服務幫助人更能有效及具深度地反思死亡,「在墳場講論死亡,會自然受環境影響,不只客觀地看到墓碑主人的名字,也會主觀地反思個人如何面對死亡。」

他說:「墓中有些亡者是高齡壽終,但亦有年輕夭亡,說明死亡並非只限於某類年紀的人,任何年齡也有機會發生。」他稱,每個人一生的境遇各有不同,是獨有的,惟獨死亡是每個人一定會面對的事情,「我們不應以為死亡是很遙遠的事,或只旁觀看別人的死亡。」

墓園中有一塊「容孩近我」紀念碑,是為紀念未能出生(流產或墮胎)的胎兒而設,提醒到訪人士尊重及關懷生命,謝醫生表示:「他們連名字也未有便離開世上,其實自成孕一刻起,胎兒在天主的眼中已是生命,不論是否信徒也應好好地珍惜及尊重生命。

謝建泉期望進入墓園的人士也能反思生命,學會感恩、珍惜別人及自己的生命。

信徒鄔寶貞曾為學生提供墓園接待工作,她十月說,藉此讓到訪者從信仰角度論及死亡,向非信徒帶出教會對生死的價值觀。

鄔寶貞是聖文德堂善別牧民小組的成員,過去有協助亡者家屬處理後事;接受墓園接待培訓後,她會定時為學校及其他團體提供墓園接待服務,從中接觸到不少非信徒,「天主教墳場內有很多具有宗教意味的雕像,如天使、十字架、聖母等,與他們講解當中意思之餘,間接亦傳遞了天主教信仰。」

鄔寶貞指出,近年社會不時發生青少年輕生的事件,生命脆弱得令人感覺與死亡很接近,到訪人士當中不乏年輕人,墓園正是一個生死教育的好場地,「走進墳場內,很自然靜下來留意周遭的墳墓,正好與青年人談論珍惜現有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價值等問題。(高)

 



聖彌額爾墳場


香港開埠初期,衛生環境惡劣,加上外國人不諳亞熱帶病毒,不少士兵及傳教士在港服務期間相繼病逝,這些外籍人士多為天主教徒,但當時沒有指定的天主教墓園。直至若瑟神父(Theodore Joset)於一八四二年來港,向政府申請墓地供教徒安葬,終於在一八四八年獲批跑馬地黃泥涌一塊地皮為教會墓地,成為今天的聖彌額爾墳場。

於十九世紀埋葬在該墓園的亡者中,好些是隨著英國殖民而來的愛爾蘭人,以及從澳門抵港的葡萄牙人,他們不論在教育、衛生、教會建設方面也曾作出努力。

由於不少墳墓早已沒人拜祭,歲月令墓碑受到侵蝕,如碑文脫落,或是雕塑呈黑色。然而,其形狀仍清晰可見,如代表天國來臨的天使像;代表護佑及代禱的聖母像;宣示救贖的十字架等雕塑,反映當時生者向亡者表達的信仰觀。

聖彌額爾墳場設有一個最大的墓碑,標記顯示了教會「信、望、愛」的三大教義(見22版),展現亡者後人向外表達的信仰及生死觀。另外,墓園內有數個較大的墓群,於十九世紀時建立,如神職人員墓地、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基督學校修士會等墓地。



資料來自《米高與惡龍》及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小冊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