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情迷午夜巴黎
年過七十的活地阿倫,一口氣在歐洲拍了三大城市背景四部片:倫敦的《迷失決勝分》和《遇上塔羅牌殺手》、《情迷巴塞隆拿》和最新的《情迷午夜巴黎》。
故事超現實,美國人阿喬(奧雲韋遜)厭倦寫肥皂劇,正在下筆寫小說時,跟未婚妻富家女伊娜絲(麗素麥阿當絲)旅遊巴黎,帶她去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荷花池找靈感,沒文化的她只覺悶,卻傾慕好賣弄文化知識的保羅(米高辛),客串演出的法國總統夫人卡拉布魯尼,扮演導遊,指出保羅附庸風雅亂談羅丹雕塑。結果伊娜絲跟了保羅鬼混,而喬每晚午夜散步巴黎街頭,步上一部黃色老爺車就穿越時空,回到一九二○年代巴黎,遇上旅居巴黎的美國文學界「失落一代」海明威、史葛費茲傑羅和他神經質太太塞爾妲、女評論家史坦(姬蒂卑斯)、美國作曲家波特和大畫家畢加索、超現實主義的達利(影帝艾德里安布路迪)和布紐爾,三個都是西班牙人,更愛上了畢加索情婦雅迪安娜(瑪莉安歌迪娜)。喬的小說稿則獲史坦品題為佳作。雅迪安娜雖愛上阿喬,又對二十年代現狀不滿,帶阿喬再穿越時空回到十九世紀黃金時代,見了哥庚、狄嘉等畫家,她就留下在這時代不回去了。而阿喬和未婚妻分手,留在巴黎,和賣古董的巴黎少女嘉俾兒雨中散步開始另一段情,因為他領悟了:現實是令人不滿的,所以人人渴望回去更好的古老年代!
活地阿倫本片輕鬆有趣,但欠深度。上一段末那主題由阿喬口中道白出來,層次不高。本片挖苦附庸風雅,而取巧地在二十年代巴黎遇的都是講英文美國作家,史坦更是因文人互相吹捧成名而文學地位仍受爭議的!畫家音樂家一般法國的或巴黎本地的欠奉!直到回到十九世紀,才見一兩個法國畫家,連播兩首輕歌劇選曲:《荷夫曼故事》的《船曲》和《俄菲奧在地府》的《肯肯舞》,都是猶太裔奧芬巴哈作品(活地是猶太裔),和《迷失決勝分》一樣,暴露了活地歌劇口味的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