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參與義工服務
每個人的生命旅程會根據年齡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當人年過六十歲,在功能取向上,會被界定為「老年」,大多數人都會退休。有人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來比喻老年,令人有點傷感。社會對長者的態度及各種負面形象的看法,令長者對晚年自我概念之肯定帶來很大的挑戰。成功的老年生活,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能否適應改變了的角色與任務。
明愛安老服務一直致力推動長者參與義工服務,目標是鼓勵長者能自助、互助及助人;並透過義務工作,促進長者與社會互動,讓長者發揮不同的才能和領導能力,從而建立自主感、自尊感和自信,提升長者生活質素。現時明愛安老服務長者義工人數,多達一千五百人,他們來自不同社區,為不同需要之匱乏社群提供服務。不少長者是從接受服務之身份,深受明愛的「了解及關懷」服務宗旨所觸動,而轉化成助人角色。一位居住在天水圍的九十三歲獨居長者,是現時最年長之義工之一,她常笑著說:「我十分感恩在我獨自搬到陌生的社區生活,感到徬徨無助時,明愛服務對我關懷照顧,讓我生命再燃點希望。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這希望之光,參與義工就是我的任務,我所得的,別人也能同享,這份喜悅是無價的。」
明愛安老服務各單位為長者提供多元化參與義工的平台,長者不只是跟隨者,他們也可擔當組織者、領袖角色,及按自己興趣自由參與。「中心為本」之義工服務以教育性及發展性為主,組織義工小組為長者中心服務使用者、社區長者及護老者、不同年齡社區弱勢社群,提供所需服務,回應社區需要及建立關懷社區。例如︰愛好學習之長者,學以助人,成為義務導師;長者亦與時並進學習新資訊,中心之電腦小組常是最受歡迎的班組,也促進了長者與社會及年青人之溝通橋樑。長者長時間在社區內生活,對社區問題之敏銳度最強,組織關社小組為長者權益及改善社區問題發聲。長者參與亦沒有因地域而間斷,來自各單位之代表成立了明愛長者聯會,集結長者力量,建立一個以長者當家作主之參與基礎,自二OO三年成立至今,積極回應福利政策及為長者需要反映意見。
長者參與義工服務一方面為明愛安老服務帶來極大的人力資源,成為「希望傳人」之動力;另一方面,在推動人與人之間互相體諒、彼此關懷的精神,及建立一個和諧共融的社會上,作出寶貴的貢獻。長者參與義工之意義及價值,除可提升長者的自我形象外,也可建構一個「長幼共融」的社會!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