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寶

期數
3534
刊登日期
2011.11.11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13 日

沒有機會去日本京都賞櫻花,卻曾多年在復活節期間因往加拿大卡加里探親,路過溫哥華時,清晨時分,在甘比大街上遇到落櫻如雨。漫天蓋地白濛濛的一片,像豁了出去一般,花瓣撒得人一身還滿,沒一點保留,淒美至極。我想,生命自當如此。

每年暑假,常努力在不太炎熱、悶翳的早上步行往港大校園,其實為的都是想看那株鳳凰木,如火如荼的花簇燦爛綻放。遠遠看來,的確可以想像為墨綠的華蓋上燒著洪洪烈火,風過處落得一地如血,真是寧可燃燒自己,也決不苟且偷生。

因此,我對單株的盆栽沒大興致,總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太扭?、惜身了。

《瑪竇福音》中「塔冷通」的比喻裡,那領了一個金元寶的僕人,既知主人的苛刻,在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佈的地方聚斂,卻偏去掘地,把所託付的藏在地底。他的行為證明他所想所急的,完全與他主人的所想所急的脫了節。怎不是個可惡、懶惰、無用的僕人?他的歸宿怎不是充斥著哀號和切齒的黑暗?

相對而言,《箴言》所描述的賢淑婦女,她的價值勝過珠寶,並不只在於她懂編織、能勞作,更在於她有廣?的胸襟,不單能治家,也能扶助貧窮無靠的人,為自己的丈夫和家人廣結善緣,減少煩惱。她才是急家人之所急,想家人之所想。

我們生活在一個「關係」貧乏的世代,想要找一個人願意為人拋頭顱、灑熱血,實在不容易。都太謹小慎微,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結果就如《得撒洛尼人前書》所說:「主的日子要像夜間盜賊一樣來到。 幾時人正說:『平安無事,』那時滅亡會猝然來到他們身上,就像痛苦來到懷孕者身上一樣,決逃脫不了。」跟隨基督的人是否也該如此?到底甚麼引致我們接受託付的人,瑟縮於人性的軟弱中、裹足於俗世的焦慮間、對奉獻有所保留、為犧牲服務訂定了自己喜歡的模式?這樣的話,我們怎能見證福音?我深信主的比喻的確是針對這一點而說的。

人生苦短,許多人或許都有夢想和激情,可是方向是否正確?有正確的方向也不太難,可是在理念認知與行動實踐之間是否有巨大落差?資訊科技的發展,本來是為了促進溝通、資據共通,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加疏離。貧乏不再只是物質層面上的意義,而是彼此都成了孤島,守著自己的金元寶,再難產生協同效應。關係的貧乏勢必造成其他各方面也貧乏。

念了二十多年書,最大的得著是認識與人合作的重要性。許多寶貴的知識其實並不是由書本學習得來的,而是在學院以外、從與人溝通及合作過程中獲得的。學校與書本所提供的,通常只是敲門磚而已。一個塔冷通價值不菲,能獲得確實是恩賜,然而單獨看自己所得的,價值大極到底仍屬有限。與別人的交往匯通方能併發出協同效應。孫子兵法也說:「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個人智識到底有限,生活中常有博奕,豈能永遠著眼於零和?

工作室掛著一闋朋友書贈、明于謙詠煤炭詩歌的條幅:「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全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我們所擁有的金元寶,儘管只是一塊煤炭,但願這塊煤炭不介意被燃燒,只要能為人帶來一點溫暖。
 

廣告